部分小区供暖费上涨已成定局
昨日,记者在西安含元殿附近的光明小区看到这样一个通知:经小区供暖委员会研究决定,今年供暖价格从去年的每月3.8元/平方米调整到4.4元/平方米,如果住户在每月13日前交费,均按此价格计收;如果超过13日则按4.8元/平方米计收……看到这个通知,小区的住户议论纷纷。因为在前不久,该小区通知要提高供暖价格时,就曾引起了住户的不瞒,省内几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但媒体的关注并没有挡住上涨的趋势,涨价在住户的无奈中已成为定局。
同时,记者在西安北郊凤城四路的明珠花园小区也看到了供暖价格涨价的信息,去年是每月4.6元/平方米,今年已涨到5.7元/平方米。据该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介绍,他们小区用的是8吨锅炉,耗气量大,按去年用量,今年核算到了每月5.7元/平方米,但住户却说物业算的是一笔糊涂账。据了解,这两个小区都是自备锅炉供暖的小区,在西安像这样的小区的供暖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已呈现“涨”声四起的局面。至于为什么涨价?各个小区的理由就是天然气、电费、水费等涨价,造成供暖成本提高,所以才涨价。
住户对涨价心存疑虑深感无奈
对于涨价,住户也不是不理解,只是觉得涨价有许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光明小区的住户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住房面积为12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涨价0.6元算,今年他家就多支出近300元,比用空调还贵。王先生说,西安市规定,集中供热价格为每月4元/平方米,但集中供热时间是24小时,他们小区仅为8个小时(物业表示是12个小时)。如果比照集中供热的价格和时间,光明小区的供暖费已接近10元/平方米,这其中的水分太大,让人难以信服。
在明珠花园,听说记者是了解供暖问题时,住户围着记者纷纷发表意见:“我们小区2000年供暖费是4元,去年涨到4.6元,今年有涨到5.7元,这价格涨得也太快了,物业公布的涨价理由根本不成立!”“价格在涨,供暖质量却在下降,去年坐在客厅里还得穿棉鞋!”“别人是24小时供热,我们小区才是12个小时,这价确实高得离谱!”据记者了解,光明小区还有供暖委员会,但大多住户不知道委员会具体由那些人组成。
政府对小区供暖统一监管势在必行
日前,西安市物价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城镇供热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但通知规定:住宅小区自备锅炉供热的,其价格由供热方提出收费方案,在征得用热人代表(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代表以及其他使用人代表)同意后收费,采暖结束后,须向用热人公布收支情况。这个通知,对自备锅炉供暖的小区收费没有具体规定,使这些小区供暖商定价格在实际执行中没有政策依据,常常陷入僵局:一是由于业主缺乏专业知识,供暖方又处于垄断地位,业主如果不同意供暖方的要求,就面临不给供暖的结局;二是供暖方有的是制约业主的手段,业主在物业面前处于弱势地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造成一些小区供暖纠纷多的原因是缺乏统一监管。许多住户呼吁,政府能不能把自备锅炉供暖的小区也和集中供暖小区一样纳入管理的视线,或者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使这个机构以第三人的身份进行小区的供暖管理中,这才是公正、公平、合理的。若不然,供暖价格之争就会引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