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儿行千里

2023年10月07日

[渭南] 安金平

12年的寒窗苦读,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被历届老师首肯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父母者,孩子的成绩越好,攀高心里更趋日盛,我总希望女儿能在本届高考中蟾宫折桂,一次又一次对女儿进行高考前的誓师,也许是女儿稚弱的肩膀还不能承载过多的希望和压力,高考理综失利,总分无优势,理想中的名校不敢选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部分“211”院校中进行了一番海选,经综合考虑,确定了首先兼顾兴趣,把就业放在第二位来考虑的志愿填报方针,最终圈定云南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女儿被该大学按第一专业志愿顺利录取。

接到通知书的日子,亲朋好友、女儿的同学都为此高兴,我也逐渐从攀高的顶峰回到现实,想想女儿不到两岁便进了企业办的幼儿园,16年如一日,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形同于卫星运行轨道从无半点的偏离,进入高中早去晚归,披星戴月。原想孩子十余年苦苦铸剑,必将刺破青天带月还,谁曾想考场上风云多变,未能如愿。高考虽然不尽人意,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未必是终身选择,“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得学陶翁的超然精神。

可女儿呢,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出现了少有的踟躇,向往的名校依然从心际挥之不去,在走与留、大学与复读之间做着横向纵向反复比较。女儿曾自信地说,我如果再回到高三,明年的这个时候收到的应该是一张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对女儿的自信我是欣赏的,对女儿的能力我是不怀疑的,“知子莫若父”嘛!但从时间上将要付出一年的代价,我怕委屈了孩子,只提建议供其参考,而不能提主张。在临近报到的两周前,女儿终于在走与留的问题上做出了抉择,心理的天平倾向走的那一边。

女儿没出过远门,当父母的放心不下,亲自把女儿送到地处西南边陲的南国校园。当步入校园,那人文、那环境、那和谐……一下子驱散了久久萦绕在女儿心头的阴云,尘封多日的心情好像也一下子打开了。女儿喜欢这所至少要学习生活四年的大学,我更没得说,甚是高兴。只要女儿喜欢、热爱的事物,她都能认真做好,她是极有思想、极有观点、极有情调的人,进入大学,我想她会把自己锻打得愈加成熟、自信。

简单地安排好女儿,我登上了返乡的路,心情倏然间沉重了起来。女儿从小到现在没有离开过我寸步,也许是我与妻子对女儿照顾得过于周到,女儿的生活自理是欠缺的,想到这里,心中又窦生出许多的牵挂。

不几日,收到了女儿在南国校园发来的短信,女儿已被当选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级团支部书记。对学业也作出了安排,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拿到学士学位,如果时间允许,争取拿到双学位。看到女儿如此独立,雄心依旧,我获得了一丝高考后少有的坦然。

父母呵,真是一生都在为孩子!

上篇:创业的母亲
下篇:“骗”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11/2006110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11/08/2731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