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阎冬
据说挖坑是陕西人的独创,却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但至今没有谁能说得清楚,挖坑是哪一位乡党发明的。如果申请吉尼斯记录,真还不知道将这项奖颁发给谁?
对于挖坑爱好者来说,是谁发明挖坑的并不重要,大家看重的是挖坑本身带来的娱乐快感。我有一个朋友,每次从铜川到西安来,是非要好好挖一把才过瘾的铁杆坑迷。他从铜川出发时,就让我找好住的酒店。他办完事,便到酒店专等坑友晚上去挖一把。人刚到齐,他就急不可待地说:“挖”,随机从包里拿出牌。他对挖坑的痴迷的确到了“饭可以不吃,水可以不喝”的地步。问起其中的兴趣,他总结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好长时间不和老朋友挖,挖一把,就像老戏迷听了一出爱听的戏那么过瘾!”
现在的娱乐形式五花八门,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下棋,有人喜欢打牌……若论起挖坑的优点,它比麻将来得省事,比下棋有趣味,比跳舞、唱歌又清静了许多,还不需那么大的场地。只要有一副扑克,几个坑友随便坐在那里,都能比试一番。在飞驰的火车上,在繁华的大街边,在熙熙攘攘的集贸市场,在风景如画的公园……我们常常都能看到一个个热闹的挖坑场面。坑迷们那种自娱自乐、旁若无人的境界真让人羡慕。难怪有人赞曰:“挖坑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大众娱乐项目!”
麻将靠的是手气,各人玩各人的,输赢责任自负;挖坑却凭的是技术,特别强调团结合作,弄不好就要替别人埋单。无论是“三人坑”还是“四人坑”,几个人的水平相当,挖起来就是一种享受,谁也不愿意和那些“点子不清、算不来牌、光会顶自己人”的坑友玩。如果遇到一个“该要单时,他出对子;该递联子时,他出对子;你明显过2,他却撑2”的坑友,挖起来那绝对是一种折磨,发生争吵便在所难免。挖坑图的就是热闹,正常的争吵在坑友间会经常发生,没有争吵反而显得场面冷清,坑友之间也变得陌生了。
有一种坑友,在“坑坛”是不受欢迎的,他特别爱挖,但是光爱赢却怕输,赢了,喜滋滋的,有说有笑;输了,就骂人骂牌,搅得大家心情都不好。我一般还不爱和以下两种人挖坑:一种是有点小官僚意识的人,他们无意中会把官场上的习气带到牌场,爱发号施令,对谁都指手画脚的,你出牌快,他嫌快,慢了他又嫌慢,就是你和他一伙,你抢先出完了,他又埋怨你没让他先走,反正输赢都要以他为主;另一种就是有小动作的人,他不知从哪里学了点歪门邪道,如“斜眼”(偷看别人手中的牌)、洗牌(会给自己洗一把好牌)、夹牌(能把多余的牌出下去还不被人发现)等等,专门用来收拾熟悉的坑友。所以,“牌品”有时也是人品,“牌风”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作风,从挖坑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打了三年牌,赢的都是自己的钱”。挖了几年的坑,才悟出挖坑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挖,特别不能乱挖。一挖就急、一急就上头的人,我劝你还是少玩挖坑,最好甭挖,因为你的心里素质是不适合挖坑的。
一位著名作家说过这样的话:“只有麻将能将男人从女人身边带走,也只有女人能将男人从牌场带走。”意思是说,男人的两大最爱就是打牌和女人。所以,奉劝那些爱挖坑的男同胞,既然挖坑是一种大众的娱乐形式,千万不要把娱乐当成了赌博,那样就是挖坑的悲哀,也是男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