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关键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一个国家能不能长久地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已越来越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
近四年来,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有近30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特色的重型变速器系列新产品正式通过省级鉴定,其中,依靠自主创新研制开发的8JS130T全同步器双中间轴变速器和9JS150T系列变速器荣获全国齿轮行业优秀新产品特等奖,9JS180系列变速器和7DS100系列变速器荣获全国齿轮行业优秀新产品优秀奖,成为国内齿轮行业中唯一两次获得双奖的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6JS200T、12JS160T和9JS200T、8JS125T等系列双中间轴变速器新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性价比高、传动效率高、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填补了我国多档位机械式重型变速器的生产空白,为重型汽车更新换代提供了最新优化配置。
法士特依靠自主创新抢占到了市场制高点。那么,法士特的自主创新有着怎样的内涵呢?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市场效能呢?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大开。
“装备制造业是民族工业的脊梁,必须在自主创新中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和民族安全的历史责任”。这是李大开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他表示,法士特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做大做强、不断超越自我,关键在于始终不渝地坚持走科技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研发、企业自主发展之路。落后就要挨打,技不如人就会挨宰,这是一个人人都明白的简单道理。无论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还是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能否牢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与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硬件设施和员工付出的代价都不亚于他们,可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却不如他们,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强大的民族品牌做支撑,因而只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挣取一些微薄的加工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外国品牌和外资的进入,绝不是来扶贫的,也不是来搞国际主义援助的;而是来推销自己的品牌,推销自己的技术,从而达到全面主宰中国市场的目的。
显然,在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大开的思想深处,自主创新肩负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尽管如此,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三重’和‘三轻’问题。首先是重引进,轻研发。我国装备制造业利用国外先进的设备和转让技术创造了高额的产值,却缺乏自主创新发展后劲,不少企业存在着技术‘空心化’的危险;其次是重实用,轻基础。由于产品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淡化了基础理论的研究,忽视了科技研发队伍的建设,致使自主创新成为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第三是重眼前,轻长远。在生存竞争压力下,有些企业往往选择最赚钱的行当,采取拿来主义,一拥而上,相互挤压。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只会照猫画虎。尤其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不断上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受‘三重三轻’的影响,许多企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不能自拔。在大量进口装备养肥了跨国公司的同时,也严重削弱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李大开心痛地阐述道。
改革是为了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不能以牺牲国家的根本利益作为代价;开放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原则,不能让民族工业伤筋动骨,更不能危及国家经济安全。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做到自主创新呢?
对此,李大开的说法是,装备制造业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的创新等不来、买不到,一切只能靠自己。自主创新不是唱高调,也不是闭门造车,首先要在“学习”上狠下功夫,学习不是简单的仿造,而是要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学习提高过程中,法士特欢迎各种形式、各种模式的合资与合作,但绝不能以丧失自主创新为条件,更不能以放弃自主品牌为代价。其次是“敢想”,敢想不是盲目地想,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具有前瞻性的科学构想,以适应市场发展为主导,全心全意地为用户着想。法士特大力金刚变速器之所以能够获得齿轮行业的国家发明专利,就是我们科学预测市场发展趋势而自主研发的最新创新成果。“敢想”是我们为自己设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方向。法士特给职工的承诺是稳定的工作岗位、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不断增加的收入。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取决于全体职工的顽强拼搏和企业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第三是“顽强”,自主创新的道路艰辛而不平坦,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必须要有不怕失败、矢志不移、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一项创新成果往往凝聚着几个人、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努力,更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的奉献。法士特的许多创新产品也都是在经历失败考验后逐步走向成功的,顽强拼搏的精神是确保我们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
“学习”才能提高,“敢想”才有目标,“顽强”终会成功。李大开在归纳自主创新三要素时说:“我们办企业的目的只有两条,一是努力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二是努力提高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二者缺一不可。自主创新是一个艰苦的历程,但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我们的生活也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