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有了实质性进展,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已经把煤层气的开发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力争趋利避害,使煤层气成为我国新的替代能源。那么,我省在煤层气的利用开发方面的情况如何呢?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省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及公司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
工作初步展开
煤层气俗称“瓦斯”,大量存在于煤层中,属于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由于煤层气是造成煤矿井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提到它往往谈“气”色变。我国煤层气储量约为30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有近一半矿井为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每年因采煤而从矿井中抽放的煤层气在13亿立方米以上。我省的煤层气储量在全国排列第三,其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记者从陕煤化工集团了解到,该集团原有6对高瓦斯矿井,目前新建的黄陵二号煤矿、彬长大佛寺煤矿也属于高瓦斯矿井行列。高瓦斯矿井的大量存在,严重地威胁着我省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为了预防和减少瓦斯的危害,变废为宝,陕煤化工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启动了瓦斯治理工作。去年7月,陕煤集团投入资金在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建成了我省第一个瓦斯发电厂,这标志着我省在煤层气利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1—9月份,该发电厂已利用近100万立方米的瓦斯发电,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随着,煤层气利用和开发技术条件的成熟,陕煤集团目前已制订了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为煤层气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描绘了蓝图。
关键在于创新
煤层气开发利用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省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也处于探索试验阶段,虽然在瓦斯发电方面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但由于煤层气利用开发又存在“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加之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致使这项工作虽然展开,但进展缓慢。
同时,我省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在体制创新、政策扶持、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陕煤化集团公司领导和科研人员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于去年进一步捋顺了内部科研创新管理体制,明确了管理责任。在此基础上,今年7月份,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由陕煤化工集团、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联合组建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该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矿井瓦斯治理,洁净煤生产和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矿井水害防治,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等重大技术问题,重点解决影响我省矿山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技术装备等一系列问题。这标志着我省在利用科技创新的手段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同时,陕煤化工集团,开始着手制定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科技创新工程。
瓦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在陕煤化工集团记者了解到,到2010年,该集团将形成完善的瓦斯治理技术支撑系统,实现煤和瓦斯共采,井下抽采和地面抽采并举,瓦斯抽采量达到18000万立方米,形成以瓦斯发电为主、民用和化工为辅的瓦斯开发利用产业。
为达到预期目标,从今年起,陕煤化工集团将分两个阶段完成瓦斯治理的目标任务。
第一阶段从今年到明年,以井下抽采瓦斯开发利用为主,完成重点矿区瓦斯资源评价和地面抽采可行性论证,实施重点矿瓦斯抽采试验,对发电之外瓦斯开发利用方式进行可行性论证;创新机制,创新瓦斯利用的手段,选择瓦斯治理的三个矿,各新建一套瓦斯发电厂,对井下抽采瓦斯进行开发利用,使集团瓦斯发电机组容量达到20000千瓦。
第二阶段从2008年到2010年,加大科技在利用瓦斯方面的技术含量,在具备地面瓦斯抽采可行性的前提下,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对具备的矿区各布置一个地面抽采试验区,完成重点矿区原生煤气瓦斯地面抽采的试验任务;在两个重点矿区再分别新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4000千瓦的瓦斯发电厂;采取联办、合作等形式扩大瓦斯利用的途径,达到除发电以外在民用、化工方面的综合利用。
到那时,一个“以利用促开发,以抽采保安全”的瓦斯治理与利用良性互动格局将形成,那么,有效控制瓦斯灾害事故,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就会变成现实。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