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新城区,无论到哪一个社区采访都能看到工会的牌子格外醒目,走进社区“职工之家”活动室,会议记录、会员登记表、困难职工档案等各类资料、台账记录得详详细细,码放得整整齐齐,记者不禁为他们规范有序的工作而深深佩服。新城区总工会主席杨素梅介绍,目前,全区72家社区的工会工作按照“六有”的要求得到了规范和提高,这些都是开展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会活动以来所取得成果。
新城区作为西安市的老城区,存在下岗职工多、困难职工多、企业遗留问题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等现状,由此引发的企业职工养老统筹、医疗保险、劳动争议、工资拖欠、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就医看病、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维护这些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区工会要解的一道难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新城区总工会提出以开展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会”为抓手,加强非公企业的建会和职工入会工作,并以此带动工会的其他各项工作上水平。2004年初,区工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会”活动的安排意见》,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用3年时间把全区90%以上的社区工会建成标准化工会。为了防止“创标”工作留形式、走过场,在“创标”内容上,区总工会按照“六有”的要求,提出了卡个方面作为考核、检查、验收“标准化社区工会”的具体标准,目前已有16个社区工会首批达标,其它社区将在2007年底之前全部建成“标准化社区工会”。
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会”活动,有力地促进和深化了职工维权工作。该区国有、集体企业的集体合同和工资协商签订率达100%,非公企业签订率分别为56%和51%。区工会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和协调,参与企业改制方案的审定,坚持企业改制方案必须通过职代会和改制的同时建立工会组织的规定,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区工会专门建立并开通了“新城区职工维权网”,成立了“新城区职工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建立了25个系统、街道职工法律维权服务站和300多名工作人员队伍,先后开展了职工维权法律咨询、“农民工权益维护讲堂”、“工会帮职工讨公道”等活动,既维护了职工权益,又扩大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区工会与区教育局和区卫生局联手,为全区近2000名困难职工子女减免了学杂费,为1000多名困难职工办理了医疗优惠卡,为近3000名职工办理了职工医疗、安康保险,使职工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信访接待建立首问接待负责制,妥善处理了职工的来信来访案件和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信访结案率达99%。
通过开展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会”活动,也推动了非公企业建会和职工入会工作,全区两年共新建工会组织154个,新发展会员15000余人,其中90%以上的新建工会和会员都在社区。全区72个社区都建立起了“打工者之家”,有60%和30%以上的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会分别被评为区级合格职工之家和先进职工之家。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