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改革闯山一片天

——略钢三秦建安公司改革历程回顾

2023年10月05日

2005年承担施工任务建起的略钢公司2号高炉

三秦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外景

陕西略阳三秦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是略钢主辅剥离、辅业改制中首家分流出的独立法人实体。2002年4月,由厂下属的修建处和机修车间合并组建而成,下辖5个分公司,安置富余人员215名。同年10月,正式步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独立纳税的市场化轨道。

辅业改制后组建的三秦建安公司面临的是:产权结构单一,经营机制不活,生产资金短缺、机械设备陈旧,富余人员多、市场份额小,完成产值少、企业效益差、职工收入低的困难局面。面对现实,三秦公司一班人不等不靠,深化改革,艰苦创业,在市场经济的风云变幻中,企业迈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

解决生产资金短缺,是三秦公司独立运行后面临的首要困难。略钢受沉重的历史包袱拖累,辅业产权改制至今尚未实现,致使三秦建安公司国有资本一股独大,不仅生产资金严重短缺,生产设备无力更新,而且使职工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等依赖思想。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三秦公司党政一班人引导职工认识“资本多元化”是企业发展、职工受益的双赢之策。2002年起,公司成立职工出资的发展基金会和职工持股会,募集生产资金268万元,缓解了周转资金的燃眉之急。有了资金,公司购买了吊车、挖掘机、汽车、车床等施工机械,保证了生产需要,从而以实力增强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职工每年也分红受益,增加了凝聚力。现在职工持股资金已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42%,职工成为公司的股东,成为所有者。他们与企业命运相连,荣辱与共,企业的生存发展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责任和追求的目标。企业也从过去的缺活干的窘境,发展到现在不愁没活干的良好经营局面。

(二)

2003年初,三秦公司对干部人事制度率先进行改革,实行领导干部聘任制,打破终身制。将品质优良,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人员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每年底都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达标则续聘,不达标者一律淘汰。2004年,有4名干部业绩突出被提拔,3人业绩平平被降职、降薪,1名未达标者被免职解聘。建立了与干部聘任制度相配套的精神鼓励、物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挖掘出他们的潜力。几年来,绝大多数干部成为了带领职工搏击市场风浪的好领头人。

收入分配关系职工切身利益,既是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又是激活生产力,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杠杆。由于多年的习惯,部分人不管企业效益高低,上班就要拿工资,干活就要奖金的陈腐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出勤不出力,干活要人催的问题依然存在。2003年起,三秦公司首先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单项工程中,授予项目经理财权、用人权、分配权,实现了按贡献和业绩定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同时在全公司加大了工效挂钩的力度。2006年初,公司改变了按产值提管理费,按利润分配奖金的承包方案。并组织基层领导、职工代表到一些优秀企业学习考察先进经验,4月份开始在全公司推行新的用工和收入分配改革。职工竞争上岗,同岗同酬,打破了原有的工资加奖金分配模式。实行综合补贴加二次分配,活工资比例提高到75%以上,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决了最难的班组大锅饭、平均分配的问题。

(三)

在三项制度改革的同时,公司建立和完善了政令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70余条、6万余字的企业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行为、规范管理。建立执行文化,强化纪律教育,解决了管理粗放的问题,实现了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办事效率整体提高。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轨的速度加快,增强了发展的动力。

转换内部经营机制,激活生产要素,解放生产力,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三秦公司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市场开发方针成效明显。作为略钢下属的冶金建设单位,他们一方面依托厂内市场,做强核心产业,在厂内的生产设备检修、安装、技术改造中发扬主人翁精神,顾全大局,把方便让给兄弟单位,困难留给自己,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不仅巩固和拓宽厂内市场份额,而且对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去年在厂内的产值就达总产值的2/3。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外部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冶金、电力、化工建设市场的竞争和地方经济建设,多元求发展。同具有实力的公司联营,参与北京神雾公司、天津赛洋公司、西安华兴电炉等公司投标,承揽了龙钢同兴加热炉砌筑、20万吨转炉风机及除尘系统安装、205M3高炉附属工程、河北廊坊新钢电炉安装、江西萍钢电炉安装、宝鸡东岭集团ISP工程部分设备安装等几十项工程。现在外部市场产值逐年递增,今年已达1000多万元。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工业切割气,高强铸洛钢球等项目。

经过市场风雨和改革的洗礼,今日的三秦建安公司,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公司的国有资产、职工股本均有增值,企业效益提高,职工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公司产值155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2006年公司产值可突破2000万元,人均收入达2万元,企业产值、人均收入都达到四年前辅业改制时的2.5倍。改革使三秦公司的路越走越宽,改革让职工的日子越过越好。

(纪军)

上篇:没有了
下篇:西北最大专用车生产基地落户宝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2007010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1/01/2402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