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两翼齐飞干劲足

——记771所三车间加工中心班

2023年10月05日

771所三车间加工中心班承担车间产品铣削加工90%以上的任务,近年来,在科研生产任务繁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班组全体同志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提高了认识,激发了干劲。他们在干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一专多能,操作机器的工人做起了技术人员的编程工作,提高了生产率。

三车间加工中心班组操作着车间五台大型进口数控机床,以前,软件编程工作由主管工艺师负责,由于任务量大,即使一天编程十多个小时,也不能满足五台车床的需求,动辄出现有的机床因编程未完成而停机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瓶颈问题,他们眼睛向内,从班组现有职工队伍中挑选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多年实际机床操作经验的技工进行培训,然后参与编程。

为了鼓励一线职工学习编程,三车间在工时考核上,增加对既能编程又能操作的人员的工时计算,运用奖金等杠杆作用,激励职工钻研业务理论知识。

在主管工艺师的帮助下,根据车间的安排和他们实际工作的体会,编写教案,轮流授课。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和近半年的操作实践,大多数经过培训的职工能根据生产需要编写加工程序。张强、安峰、阎义东、童庆林、梁胜利、李志征等同志根据平时机加的工艺顺序、工艺要求,很快掌握了PRO等较难编程。

为了确保工人编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加工中心班组明确了各台设备的编程责任人,并由责任人全权负责,最后交主管工艺师审核,审核同意后,方可在设备加工中使用,投入生产程序。张强、安峰、阎义东、童庆林、李志征分别担任编程责任人,重担挑在肩上,给他们增加了压力和动力。工作中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在一起商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工作中的困难,的确给他们增加了不少困扰,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智慧。他们在编程过程中,对走刀、回刀的路径,对加工件的基准选择,对走刀速度、切入深度精益求精,产品质量越来越好。

工人参与编程,使职工的综合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前的机加员工只负责按图纸加工生产部件。而今,他们既具备了工艺技术人员的编程能力,又具备了工人的机加工操作能力,解决了工艺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以前单翼振翅,现在两翼齐飞。 (刘毓民 翟卫平)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2007010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1/04/24032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