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霞
延安的秋天,在几次风雨交加的白天和夜晚,猛烈地来到了我们中间,以前的秋天是怎么降临的,渐渐淡忘了,只记得那满树的新绿,化作满地的黄金落叶,被阳光烘烤的火辣辣的感觉,再没有了。昨天还翠绿的树叶,今儿却黄了尖梢。秋天就这样迫不及待匆匆赶来了。
山、水、树清清朗朗,太阳将一缕阳光从东山柔和轻放,流淌在古老小城中源源不断的河水面,河面泛起涟漪,犹如镶在黄金上颗颗璀璨的钻石般,流离迷幻,催人遐想。河边的柳树,摇曳着婀娜身躯,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抚弄秀发,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格外有一种楚楚动人的风韵。整日忙碌的清洁工人清扫着人行道,秋日暖暖地照耀在她认真的脸颊上,仿佛树立在街头的一尊白玉石塑像,美丽俊俏。
延安的秋天,早晚温差大,温度泾渭分明,这倒很像延安人的性格:豪爽、果断,不缠缠绵绵,不拖泥带水。延安的秋天,则是十足的满溢,侵占着属于他的每一分时间和每一寸空间。凉风细雨,树老叶黄,草衰蛩鸣,自然的脉动灵动而鲜活。看着周围懂得享受生活的,还有我的邻里,他们有的岁数大了,有的退休了,被沦为“享清福的闲人”,比如随意的在河边遛弯儿,在蓝天白云、柔和的秋日下踱着方步,或与几个兴趣相投的老人们坐在暖暖的阳光一角,沏一壶香茗,悠悠然感受着北方秋天的韵味,不亦乐乎?
说到秋韵,延安的秋天,更多的还是秋之壮美。你看那厚厚的黄土,古老而深远,你看那环绕古城的山脉,苍老而厚重。绿中带黄的山体,仿佛一座座刻满皱纹的山,苍老而光秃的头颅上,留下了岁月无情的印记。天地间演绎过了春之兴隆、夏之繁盛,陡然失落于秋之壮美,怎不让人感慨万千呢?20世纪的陕北闹红,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把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亮,陕北延安再次成为一个红色土地,此情此景,又是何等的震撼!
这块厚重而古老的城市,一步一段历史,一天一个传奇,只有你深入其中,才能够深深热爱这方热土,久久沉浸在这种深情,在平静中感觉到奋进,在朴实中感觉到震撼。曾经来过这里的游人,再次回到延安的时候,无不感慨延安的变化。从延河桥头向宝塔山的方向望去,巍巍宝塔耸立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间,街道宽敞,车辆纵横交错,延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宛如一座繁荣大都市的一角,正以迅猛的变化速度,昭示着自己的发展历程。
当你置身于延安的秋天,你伫立飒飒秋风中,那巍巍的宝塔山、那弯弯曲曲的山道、那一片片随风飘舞的秋叶,一定会把你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我想,那些事业上、生活上磨钝了意志的人,如果在这时候来到延安生活一段,定会重新焕发,找回失去的东西。
秋天的脚步缓缓向我们迈进,它的到来丝毫没有减轻忙碌在这个古城人们肩上的担子,他们中,有些是城市建设者,有些是石油开采者,有些是煤炭运输者,还有更多的为延安秀美山川挖过一方土,种过一棵树的人们。我要问:你是否看到了秋天的落叶,你是否听到了秋天的脚步,你是否闻到了瓜果的飘香,你是否……很多的是否,却留不住你匆匆的脚步,你坚强的意志和不灭的梦想。
延安的容貌在日新月异飞速改变,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在写出“延安的秋天”的同时,屋外竟掠过一席凉风,甚至有几丝雨意,河对面的高楼,连成一片灯海,早已是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