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温暖”应是“雪中炭”

2023年10月05日

本报评论员

时下正值寒冬,各种各样的“送温暖”活动在各地红红火火地开展着,各级领导纷纷下基层、入贫困户,送去温暖,注入关爱,充分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与温馨。然而,不少地方的“送温暖”却总是一个模式:不管那个贫困户因何而贫、急需何物,代表温暖的物品却总是千篇一律,不是米面油,就是棉衣被,再就是由领导递过封口处露出几张钞票的信封。这种“送温暖”定式尽管也能体现一些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切之情,但终因过于程式化而显出几许“做秀”的味道,这“温暖”的温度也会因此有所降低。

“送温暖”的本意,是为那些因灾祸而陷入贫困、生活拮据甚至无着落的困难者雪中送炭,帮他们排除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此,理应设身处地地替贫困户着想,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讲求实效、帮他们解决生活的基本困难上。面对各个贫困户身陷贫困的不同原因,各级政府在对其进行救济和扶贫帮困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送温暖”活动最需要的是领导干部要主动和贫困群众心贴心,沟通感情,了解实情,倾听他们的呼声,掌握致贫的实际原因,在送去救济品的同时送技术、送方法、送岗位,在送温暖的同时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尽力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用真情鼓励他们重燃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火。这样的“送温暖”可谓“雪中送炭”,企盼有更多的领导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把有限的财力、精力更多地用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具体困难上,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上篇:太白酒销售突破3亿元
下篇:扶贫济困解难事 温暖和谐进万家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2007012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1/24/24092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