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大学生回炉”谁埋单

2023年10月05日

·雷钟哲·

如今上完大学,接着花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去拿技校的“中等学历”,这在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却在重庆变得普遍起来。据《人民日报》报道,重庆去年的技校新生中,就有346人持有大专以上文凭。大学生“回炉”上技校,正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高校收费居高不下,一名大学生没有三四万元恐怕难以毕业,而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又迫使他们重读中专。这种经济和时间的双重浪费,谁该埋单?

也许这是一句废话,埋单的自然是学生及其家长。但透过“天之骄子”的无奈选择,不仅让人看到了职业教育的蓬勃生机,也看到了高等教育的极度尴尬。

良性的教育专业设置,理应对社会发展变化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情况下,要有为未来“预设”的机制和空间。虽然影响教育结构的因素很多,但教育主管部门应有敏锐的洞察与判断,要有有效的预案和对策。一句话,采取一切宣传方式包装学校、大肆鼓吹却让学生独吞扩招恶果的做法,有失公平。

高校除了扩招,理应以学生就业率作为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一个学生毕业后很难就业的学校,不能说是成功的学校。而这样的学校扩大招生,只会浪费资源,带来潜在的负面隐患。学生和家长则应转变就业观念,要有准确的工作定位,不要崇拜学历、迷信文凭。事实上,天之骄子的“敲门砖”在市场机制下的作用愈来愈小,所以要顺势而变,校正自己的人生航向。

上篇:开创国企改革新局面
下篇:我省将重点推进水、电、油价格改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1/2007013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1/30/2410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