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6,渭化的赵先生吃惊的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消费支出竟然达到近万元。
这也难怪,一年里,“元旦”、“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各大商家针对各种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开展花样繁多的商品促销活动,增加经营品种、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节日消费氛围,无时无刻都在激发着包括赵先生在内的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和消费欲望。
一轮又一轮的消费热潮,直接拉动了零售额的增长,使得2006年渭南市批发零售贸易业破天荒的实现了91.4亿元。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单位则达到了52家,比2005年增加了11家。
当然,购物热情再高,没钱不成。渭南市阳光购物广场一位柜长高兴地表示,随着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和增加城市低保及困难户收入等一系列分配制度改革的逐步到位,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近年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行,使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增产增收,农村货币积累不断增长,使得商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据统计,2006年,渭南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451元,同比增长10.1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483元。
有了钱的人们,消费观念改变了,也敢超前消费了,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吃的商品以放心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有营养、无污染、质量高的食品最受消费者欢迎;穿的商品以质地好、款式新、穿着舒适、休闲的服装为主,而名牌商品依然受中高收入和追求时尚的消费者所青睐;用的商品是技术含量高的商品销售趋好。特别是移动电话、数码相机、MP3、电脑等现代化信息商品销售活跃。
吃饱喝足之余,更多的渭南人闲暇出游享受生活。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上观日出,黄河畔上的明珠——合阳处女泉边品评河山壮丽,史圣司马迁祠前追思英贤将相,黄河岸边留下一串串脚印。据渭南市旅游局统计,2006年,渭南市接待中外游客692万人次,其中大部分是渭南自己人。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