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在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来自我省不同地方的40名下岗职工及进城务工人员,就他们的创业和再就业进行了座谈。
按摩让她有了希望
1998年,45岁的赵英下岗了。下岗让她的生活变得一片茫然。厂里每月发给她260元的下岗费,除去“三金”外,拿到手的只有19块钱。看着这连一桶油都买不到的钱,赵英难过地流下了泪。面对孩子还要上学,家里还要开销的困境,赵英摆过地摊、卖过盒饭,可是收入还是杯水车薪。2004年,赵英经朋友介绍,参加了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为下岗职工免费开办的“中医保健按摩班”。她一连参加了美容、足疗等四个班的学习。掌握了多项技能的赵英被介绍到一家医院从事按摩工作。通过赵英的努力,她成了医院最受欢迎的按摩师,医院给她的工资从原来的每月800元涨到了每月1000元。赵英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摆脱了家庭的困境。
丝网花网出幸福生活
段贤娥原是某企业幼儿园的一名幼儿教师,1999年,快50岁的她成为他们幼儿园第一个下岗的教师。下岗让她的生活变得一片昏暗,丈夫是一名工人,单位效益也不好,每月只有200来元的收入。加上孩子还要上学,一家人的生活成了她沉重的负担。为此她拉下脸,干过家政、医院的陪护、钟点工等工作。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的现实,她觉得她在社会上很难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一天,她看到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为下岗职工开办的“丝网花制作培训班”。她报了名,通过学习,她对此门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完后,她的家里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了这门手艺,有了花,怎样才能走入市场?是她在家一直考虑的问题。后来她决定,自己去推销。她骑上自行车,带着自己的花,到处去推荐。一次被拒绝了,两次被拒绝了,但是她始终没有气馁,终于她的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买花的人多了,让她教制作花的人也越来越多。段贤娥凭着自己的一股执着,打破了生活的困境。
月嫂让她收入可观
秦春华是2005年参加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开办的第一期“月嫂培训”班的,她也是一名下岗工人,年近50岁。培训班结束后,她在好几家干过月嫂工作,每月的工资是800元。现场,记者看到,秦春华手上拿着一个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雇主给她的留言,在多数的留言中这样写道:“热情、勤快、对人真诚、充满了爱心,谢谢你,大姐,愿有缘再相聚。”秦春华说她现在每月的收入是1500元到2000元,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观。面对二次就业,她的感触就是“下岗不可怕,只要转变观念,什么都能干。”
本报记者 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