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路过的大爷,一边指着马路对面小区门楣上几个明晃晃的大字——“明德门廉租房小区”,一边对记者说:“五、六年了,那里很多房都空着,实在是太可惜了!”
记者在偌大的小区里转了转,只遇到一位住户,并在他指引下找到了小区的工作人员。据介绍,这处廉租房小区早在2001年就竣工了,建筑总面积1.4万多平方米,共有6幢264套住房,每套住房均为两室一厅户型,建筑面积50多平方米。然而,自建成至今,除目前1号楼住有50余户危房拆迁户外,其余大部分住房已经空置了近6年时间。
早在1995年,西安市就从市财政中每年拨款250万元用于廉租房建设。“2001年小区建成后,有不少人找上门询问,希望能搬进去,但怎么分却是个难题。”西安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管理中心主任焦健说。市里反复开会研究,并出台了《西安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但终因人多房少,没能定下来。”
相关部门决定,先派一名管理人员,负责廉租房小区的大门看管、小区绿化,以及安全防范。“其实闲得很,一年到头都没事做。算一算,光小区的维护费1年就要十几万元。”
廉租房白白空着,困难户眼巴巴等着。房子分不下去,西安市廉租房似乎陷进了绕不出去的圈儿。
有人提出,既然264套不够分,不如将它们以商品房价格出售,这样至少可以获得3000多万元资金。如果以每月50元的标准计,把这些钱作为租房补贴发放,至少可以解决全市住房困难户两年多的问题。这样,西安市享受廉租房政策的受益人群范围就能扩大,操作也更方便一些。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建议最终石沉大海。直到目前,西安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管理中心才开始将廉租房政策真正实施。当然目前的“补人头”政策,只能先给无房户发放住房补贴,有房的住房困难户还得再延迟一段才能发。
(孙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