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从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的常丽娟,在家乡乌鲁木齐一媒体工作半年后回到西安准备明年的研究生考试。当记者跟她聊起关于高学历就业尴尬的社会氛围时,她立刻回应到:“我自己就准备考研究生的,上班后才认识到大学学到的知识还是不够用。”
她说,每到就业时期,很多媒体总是大篇幅地报道高学历者就业困难,零报酬就业等等关于就业的负面新闻,把一切责任推到学历无用上,让人非常泄气,长此下去不利于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当然,宽松的时代环境,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机会,许多学历不高却获得巨大成功的不乏其人,但是从而将学历较高却默默无闻的一部分人拿出来与之对比,未免有失偏颇。如此高调谈论高学历者找不着工作,无形中会固化人们这种印象,越来越多的“读书无用”论会使得人们逐渐降低追求知识的要求。
面对目前铺天盖地的“新读书无用论”,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去看这一问题。他说,首先社会舆论越来越多地宣传高学历者就业难,反映出我们现在对人才的挑选不再是唯学历马首是瞻,也逐渐走出了早些年唯文凭论的误区。高学历不一定是高能力,学历与能力不能绝对地划等号。但是,另一方面,要避免新的“读书无用论”,如果大家都说读书没用,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了。一些高学历者没有找到工作,不应该去大肆热炒,这样的社会舆论是不健康的。书是一定要读的,但是不能单纯地为追求文凭读书,有调查表明,学历越高,能力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曾经的“读书无用论”盛行一时,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带来过很多伤痛。所以,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生自己,都该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记者 孙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