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消息 中消协与北京市消协联合指出,返券促销在标价、使用、程序等方面存在七大陷阱。
模糊宣传陷阱:一些商场标称“满200返300”等,实际上却存在满200返30、50、80等多种返券方法。总折扣率陷阱:商场宣称“满100返100”,表面上看是五折,实际上远非如此,还有的是“满200返236”,以零头增加计算难度。商品标价陷阱:标价为99、199、299等,消费者要想凑齐返券额度,计算十分繁琐。凑齐差价陷阱:商场提高小额商品价格,使消费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差额商品,购物变成痛苦过程。使用返券陷阱:限制返券使用的时间和空间,如返券只限在一定区域内使用,不同额度的返券不能通用,只能在返券额度相同的商品类别中使用等。有的还要求返券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完毕,逾期作废,甚至返券活动期间最后一天所得返券只限当日使用等。返券程序陷阱:消费者为凑齐返券,不得不在商场内往返奔波、循环购物,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不得不放弃返券。避责任陷阱:有的商家借口返券商品属于低价处理商品,拒绝承担其应尽的“三包”义务,提出种种条件限制消费者退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