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批判精神与文体意识

——南杰庵杂文集序

2023年10月08日

□文/冯日乾

我一向以为,杂文的本质特征是批判的。偶或歌功颂德,它也会在称颂这一群庄严工作的同时,禁不住谴责另一群的荒淫与无耻——也许这谴责是在字里行间进行的。扼杀了杂文的天赋禀性,让其做点缀升平的摆设,它就会变得如眼下舞台上的相声一样,装贼不像贼,充官不似官,呈现一派不男不女的太监音容。

南杰庵没有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大度,也不是树叶落下怕砸头的怯懦者,大凡官场腐败,社会积弊,人性劣根,奸商诈术,小人行径……种种丑恶虚伪他都毫不留情地给予鞭答,他甚至勇于坦陈自己也曾于无奈中随流堕落的事实:慑于长官威令,违心地编写废话、空话、大话和假话;为了本该正当的利益诉求,在正常渠道不畅时去通关节走后门,诸如此类。他无情地拷问自己:“我还是我吗?”

杂文的批判当然不是“打-打”、“杀-杀”的恐吓,它要求于作者的是洞穿表象的眼力和不同寻常的战法。

俗话说,“饥寒生盗贼”,杰庵却提出了“浮夸也生盗”的命题,新鲜而独特;他用“打老虎杠子”的日常游戏比喻“社会食物链”,探讨由于社会制约机制某些环节的缺失造成的“鸡吃老虎”现象,见出他敏锐而深刻的一面。

说到杂文的战法,我以为有必要指出自觉而清醒的文体意识的重要性。杂文离不了发议论,但它不便于(有时简直是不可能)像普通论文那样摆开阵势进行充分的论证;犹如打仗,它不适于阵地战而长于游击术,常常是选取典型,连类取譬,借古讽今,正话反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寓析理于叙述感慨之中……一些作者往往“忘记”自己是在写杂文,丢不开一般论文的模式,因为所以,一二三四地展开说理,十有九出力不讨好。杰庵同志的文体意识较强,特别是书中第一、四部分的作品,大都巧于构思,笔走偏锋,书信、寓言、广告、对答、会议纪要之类形式都被借来为我所用,看似荒诞而实属出奇制胜,轻松幽默中透出辛辣意味。

作为同好,我对南杰庵的杂文写作有两点希望——

一、多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观照题材,再求开掘之深度;

二、进一步锤炼语言,去芜杂而求精粹。

“庾信文章老更成”。本书作者已届耳顺之年,祝愿他的文与他的人一起步入成熟。

上篇:浮云的心事
下篇:一千年后请你喝茶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3/2007030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3/05/28424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