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让三秦更精彩 使业绩更辉煌

——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樊增权事迹之一

2023年10月08日

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樊增权

樊增权人生和创业的成功印证了一句古话,叫做:“时势造英雄。”

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和大市场下,就有一大批勇于艰苦创业,善于出击市场的成功人士,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魄力,他们抓住了机遇,所以他们才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我们知道,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和市场经济的海洋,不知造就了多少搏风击浪的弄潮儿,尤其是在进入了新的世纪后,更是有一批志在创业的带头人脱颖而出,他们或矢志创业,或纵横市场,用自己敢于创新,善于探索的智慧和勇气在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今天在这里将要与我们相识的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樊增权就是一位意识超前,思维清晰的创业者,他用自己的人生实践,凭着一种坚韧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用心血和汗水创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创新之路,他的事迹因此而在三秦大地的能源领域内被广为传颂……

——题记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昔日曾经创造了汉唐雄风神话的陕西再一次被推上了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无论是阡陌纵横的关中平原,还是在黄土高原的陕北乃至山青水秀的陕南,到处都呈现着一种新时期大开发的喜人景象。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胸怀大志、信念坚定的人物便被推上了这个时代的巨大舞台,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超常的胆略,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开辟出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毫无疑问,他们成了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让三秦更精彩,使业绩更辉煌”。现任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的樊增权就是一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创业者典范。

出生于1963年的樊增权现在是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职称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其人生和职业生涯中,他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勤于探索、精于钻研、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了自己精彩的人生,为三秦大地的腾飞和三秦公司的崛起做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

公司召开董事会

创业篇

要说樊增权个人的创业经历和创新历程,还要从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的诞生、发展、壮大之路说起……

2004年以来,由樊增权执掌帅印的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先后投资8亿元,创建陕西澄城董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控股陕西长宏铝业有限公司、建设陕西群生电力有限公司2台5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连续三年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实现利润均超过千万元,已成为拥有职工1008人,固定资产13.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7000万元,实现利税3381万元的明星企业。

还是在2004年5月,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入驻澄城县工业园区后,作为决策者之一的樊增权积极会同地方政府,发起创建“陕西澄城董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建设年产45万吨的澄城董东煤矿。在此基础上,他经过多方考证,大胆决策,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煤、电、铝产业一体化的构想,并组织公司经营班子认真分析形势,制订了立足渭北黑腰带,分三步走,开发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宏伟规划,明确提出:2004年到2007年,初步形成煤炭产量60万吨;发电装机10万千瓦;原铝生产3.5万吨的第一步公司发展规划。

为此,樊增权带领公司一班人积极扩大综合开发规模,投资控股陕西长宏铝业有限公司,使铝厂当年形成年产3万吨电解铝产能,并逐步向10万吨扩能;控股陕西群生电力有限公司,建设2台5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第一台机组于2005年11月并网发电,2006年12月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预计2007年董东煤矿正式投产后,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将实现公司第一步发展规划,实现年产值8亿元人民币,利税突破5000万元。2006年,省发改委正式下达文件,将三秦能源公司的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列为我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如今,三秦能源公司正在完善第一步发展战略,并以此为新的起点,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这一年里,陕西三秦能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1421万元;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25%;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9.34%;这一业绩的取得使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一跃成为了陕西能源领域内一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经济新星。这其中,作为执掌帅印和掌舵领航的樊增权功不可没。

创业艰难、艰辛;发展更是任重、道远。

对此,樊增权有着清醒地认识,市场经济的竞争激烈,激流搏击,大浪淘沙,不进则退。为此,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的决策层和人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们铸就了创业初期的辉煌之后,继而又走上了一条不断创新与开拓的攀登之路。

事实如何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前不久的一则新闻,从这条新闻之中,从省上领导对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的评价之中去看一看这家企业的真实情形……

2006年的金秋时节,正是人们收获希望的季节。8月15日,陕西省代省长袁纯清等省上领导一行来到澄城县,到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控股的陕西群生电力有限公司视察工作。在听取了三秦能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樊增权的汇报后,袁纯清代省长对三秦能源公司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紧紧把握在省内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方面,以及在能源产业链开发领域里的创新思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据我们了解,三秦能源公司在成立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就先后被评为:“双文明先进单位”、“政治思想工作优秀企业”、“优质服务先进企业”、“创建规范化党支部先进单位”,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誉企业”等荣誉称号。而樊增权本人也获得了“澄城县劳动模范”、“渭南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被选举为渭南市人大代表。

发展篇

正在崛起的三秦能源公司从诞生之日的那一天起就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定位,这样的审慎决策和超前思维与领头人樊增权勇于开拓进取,科学的管理与经营理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他接触后,他豪爽的个性和不俗的谈吐让我们对他的创业魄力和严谨作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员工们评价的那样:“樊增权是一位严肃认真的人,他办事雷厉风行,说到做到,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得最好!”

几年来,樊增权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倾注了极大心血,在实践中,他紧紧把握公司在省内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带领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做到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所有项目都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建设的高速度。在此基础上,他还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扩大和提升企业在综合开发方面的影响力和新局面,不仅使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的发展聚集了实力,而且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新思路。

改革是发展的无尽源泉。诚如樊增权所言:“改革既能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又能解决公司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因此改革要靠全员去开创、去努力、去争取,坐等别人去改革,坐享其成是没有出路的,也不可能得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现实要求我们认真做好改革过程中的每一件事,要求我们每一位公司职工都积极投身参与到公司改革的潮流中去,为公司改革献计、献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分享到改革成果所带来的欢欣鼓舞,否则我们将永远逃不脱自我抱怨的怪圈”。

樊增权还在一篇论文里这样阐述:“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什么?是企业。唯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那么,企业的主体又是什么?是人,能创造价值的人和操作起来能创造价值的机器设备,由这些组成了不同企业的主导产业,换句话讲产业是企业的主体。没有产业的企业是空的,人们常讲的“皮包公司”就是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企业是否有效益,是否有潜在的效益,核心问题是分析企业的产业是否有发展潜力,是否是朝阳的,是否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

是的,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首先是选好方向,定好位,也就是选好产业。其次是形成规模,规模效益是多年来已经被证实了的,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有的企业昙花一现,什么原因?就是没有注重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没有主导产业,只求一时的利润。有的企业有潜能,上了平台,最终还是被淘汰,什么原因?没有形成“气候”,气候是什么?实质上就是规模,只有形成了规模,企业才真正能抵御市场风险,有自救能力,有吸收消化能力,这就好比大海中小船与轮船,大轮船能抵御更大的风浪。另一方面,企业的产业上了规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扭转市场的被动局面,以达到人无我有的境界。

实践证明,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三秦能源公司改革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在改革公司的股权结构方面,二是在改进公司全员的工作作风方面,三是在改变公司员工的思想观念方面。

我们注意到,樊增权和他的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处处都体现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崭新理念,从而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了一种“一切都要靠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世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的思想意识,大家把发展的理念融会贯通到了“只有靠自己才能创造未来,创造三秦能源公司的美好未来”的实际行动中去,从而为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用心血去创业,他们用激情去发展,当一个造福三秦大地的产业链呈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时候,樊增权和他的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必将会更加引人注目! (赵慧芹)

生产区一角

上篇:摄影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3/2007031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3/19/28469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