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起,中铁一局城轨公司草淘项目部对施工作业农民工实行“平安卡”管理制度,工地现场配置平安卡读写器,未接受“平安卡”教育培训并未领取“平安卡”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平安卡”由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制作发放,有效期3年,该卡用于广州市建设系统对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流动作业等方面的管理以及用人单位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管理,进入工地时,持卡人随身携带,以便检查。
自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草淘项目部按照广州市建委统一编制教材,制订培训计划,指定授课老师,对全体农民工分期分批进行“平安卡”教育培训,统一参加广州市建设工程“平安卡”考试,全员186人接受了“平安卡”教育培训合格并领取“平安卡”。草淘项目部对农民工实施“平安卡”管理制度,强化其安全意识,这是中铁一局集团适应劳动用工新形势,不断延伸对农民工规范化管理的又一反映。
近年来,随着中铁一局集团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劳动力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活跃在中铁一局全国施工工地的数万名农民工已成为企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为此,中铁一局专门制定了《农民工使用管理办法》,使农民工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生活上给予无微的关怀,安排农民工和员工住一样的宿舍,在同一食堂就餐;采取传、帮、带、办培训班等方式,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水平;引导农民工积极参加企业开展的各种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激发农民工热爱企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热情。许多农民工在企业的关怀和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从业上岗证,成为电焊、铆工、气割工、车工等主要技术工种的佼佼者,工作中独当一面,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完成各项任务,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就在不久前,中铁一局集团建工机械公司在“双先”表彰工作中,评选的18名先进工作者中,有7名农民工榜上有名,戴上了光荣花,和其他员工一同登上领奖台,受到了表彰奖励。
农民工工资发放难一直是工程建设单位的“顽疾”。中铁一局集团四公司武吉项目部把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当做大事来抓,自工程开工之后就对各施工队的农民工进行了登记,并随时掌握其动态。每到工资发放之时,经理部要求各施工队按照其与农民工签订的工资标准造册,经理部资金再紧张也要拿出专款,由财务人员监督将钱发到每个农民工手中,并将农民工签字的一式两份工资发放登记表,分别保存在经理部和施工队。这已经成武吉项目部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
中铁一局三公司武英项目部还邀请公司新丰医院医疗队到武英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为参建的165名农民工进行体检,把健康送给了正在紧张施工的一线建设者。一位农民工在体检后,拿着医师出具的合格体检表高兴地说:“我们和企业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报酬、同体检,在武英项目部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铁一局大企业对农民工的关怀!”这位农民工的一番话道出了中铁一局数万名农民工的心声。来自中铁一局所属各项目部反馈的种种信息表明,在工资、劳动保障、福利待遇、困难补助以及荣誉等方面,农民工与正式员工的差别正在缩小。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