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家打着大学生创业园旗号的足疗健康公司向大学生伸出了橄榄枝,吸引许多学生驻足,该公司开具的工资单上,普通员工如文秘、收银等月薪1300元起,而足疗、刮痧等技师、学徒月薪2000元起,仅当天就收到了不同专业大学生投递的300余份简历。
据新疆人才服务中心人士介绍,在目前就业压力很大的乌鲁木齐市,许多大学生已不再将就业目光仅盯在国有企、事业单位,而是纷纷选择了餐饮、商场、酒店及保健类服务行业。对此,许多人忧心忡忡:花巨资培养出的大学生怎么一阵风一样开始从事起服务行业了,这不是人才浪费吗?
“十六年寒窗苦读,出来后从事洗脚工的工作,不仅是人才浪费,更是大学生的悲哀。”新疆大学新闻系大四学生黄文冠说。
今年即将毕业的新疆师范大学物理系学生刘世华面对就业这个头等大事非常困惑:现在企业给的工资都低得要命——500、600、800元。穿梭于各个招聘会却一无所获,他对找工作非常失望。
家在贵州的刘世华说,今年回家见到儿时的伙伴,有颇多感触。他们并没有机会读大学,有的去打工,有的学了技术,现在外出打工的每年少则赚几万元,多则收入十几万元,学技术的也都自己开店了,有了自己的生意。
“看到别人没读书都混得挺好,而我们这些大学生却前途未卜,真是觉得大学白上了。”刘世华无奈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即将毕业的学生都已没有了天之骄子的傲气,只要有工作、有钱挣,做什么似乎都无关紧要。
“并非上了大学,就一定是人才。”一位企业的中层领导说,“有的大学生上学上傻了,根本不了解社会的现状,不但清高还不切实际,总做出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今年即将毕业的石河子大学学生李杰认为,以前毕业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是要找个像样的工作,企事业单位最好,但现在这已近乎奢求。“现在学生就业压力大,选择服务类行业实属无奈,但有工作总比没有强。”李杰说。
(王雪迎 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