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这个矿成了无人管的“唐僧肉”

2023年10月06日

位于府谷县新民镇的沙沟岔国有煤矿,在未正式建成、未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将职工长期放假,长期违法大肆开采并多次转包,未给国家上缴一分钱。并致使煤矿附近的龙王庙村地下大面积采空,许多村民的窑洞出现裂缝,水源严重受到污染,160多名村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据府谷县新民镇群众反映:沙沟岔煤矿是府谷县的一座国营煤矿,主井口位于新民镇白家园则村,开始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初,核定生产能力为年30万吨。1996年煤炭市场好转时,由县煤炭局一位副局长牵头,在位于瓷峁村沙沟岔煤矿一号风井和位于龙王庙第一自然村二号风井陆续组织非法生产。由于有县上个别领导关照,这个煤矿经过多次转包,没有给国家交任何税费。2004年底,该矿办理了《采矿许可证》,后来在没有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情况下,去年初在省上办理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年来他们借国有矿之名非法开采偷逃税费、中饱私囊,给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带来了灾难。

沙沟岔煤矿的主井本来位于距龙王庙村约5公里处,而且开采的煤层仅有3米,年30万吨。但组织非法生产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却将风井当作主井大肆开采,致使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70万吨,严重地破坏了国家的矿产资源。由于该矿近10年来一直掠夺性开采,直接导致龙王庙村地下水位下降,人畜饮水困难,数十间房屋和窑洞出现裂缝,有的已经坍塌。300余亩耕地被采空无法耕种,上千亩地因受煤尘污染而颗粒无收。全村10余口深水井变成枯井,雨后地表水也被污染而无法饮用。大量煤尘长期危害着龙王庙村的植被,威胁着村民的健康,许多人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居住在煤矿附近的村民不断上访,们要求尽快解决生产生活和安全问题,追究非法开采者的责任。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府谷县新民镇。在该矿附近几个村采访时,一位姓刘的村民小组长说,1996年以来,县上有关领导和主管局分别在龙王庙一村和瓷窑峁村一号风井和二号风井组织开采。还分别承包给白某、刘某、麻某等人,从中牟取暴利。近两年尽管取得了“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但至今仍没有“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土地使用证”等。像这样证照不全的煤矿在全县还有许多,长期违法开采,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了解,2003年,府谷县委将沙沟岔煤矿矿长杨某任命为县煤炭局副局长,同时任矿长职务。一位原承包人说,沙沟岔煤矿因为是煤炭局副局长担任矿长,在未办理爆炸物品许可证的情况下,仅凭县政府的一纸便函,就可以买来充足的炸药,而且还逃避了监管部门检查。去年5月,榆林市煤矿安全监察分局一位武姓领导带队到沙沟岔煤矿检查工作,几位村民代表将该煤矿非法开采、贻害村民的材料交给了这位领导,却遭到了该煤矿雇用的20多人毒打。这些人用三角铁、扫帚将村民刘清媚、刘在仁、张继祥打倒,经县医院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损伤,用钢条击打报警村民刘云飞的头部和身体,直打得昏死过去。

为了进一步弄清事实真相,记者又采访了县煤炭局和县财政局。

煤炭局王平局长表示,沙沟岔煤矿1994年开始建矿,属于国有矿,现在开矿的相关证照还不齐全。去年5月,因群众上访和安全问题已停产至今。当记者询问该矿的实际产量,煤矿转包以及有关领导在矿上是否入股等问题时,王局长说,自己是2006年1月才担任局长,对以前的情况不清楚,因为矿上出事故把矿长已免了。给群众造成窑洞裂缝及生存环境问题,县上成立工作组由新民镇政府牵头解决。

接着记者又来到县财政局,该局企业财务审理所一负责人说,沙沟岔煤矿可能证照不齐全,从建矿至今没有交一分钱利润和承包费,该矿国家投资多少不清楚,县上领导不让他们管,所以也没有到矿上去过。

府谷县沙沟岔煤矿在证照不全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够长期违法开采、多次转包?作为国有矿将职工长期放假,却转包他人开采近10年没有给国家交一分钱税费,那么煤矿的收益哪里去了?该矿大肆违法开采致使周围群众的居住环境严重恶化,窑洞裂缝、井水干涸、土地无法耕种、生命受到威胁,群众多次上访反映为何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本报记者 郝振宇 通讯员 林丰

上篇:镇长豪赌千万再敲“官赌”警钟
下篇:宁武县委原副书记一家受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4/2007040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4/06/24534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