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家、首尔大学中文系教授全炯俊不久前受到出版社的委托,挑选将收入民音社《世界文学专辑》的中国文学作品,最近全炯俊教授正在进行选定工作。民音社《世界文学专辑》至今已发行了140多期,但决定刊登中国文学作品尚属首次。近年来没有出版中国文学作品的文学村出版社也计划在今年出版2-3部中国小说。该出版社还决定推出中国作家苏童的小说。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预计今年中国小说在韩国将迎来不同寻常的一年。中国小说对正在韩国文学市场腾空飞翔的日本小说发出了挑战。据韩国最大的书店教保文库统计,去年在韩国出版的中国小说中,除了《三国志》等历史小说和传奇、武侠小说、修改版等以外,纯粹的文学作品只有12部,2005年更少,只有10部。但今年情况完全不同。只看4月份现在,已出版或正准备出版的中国小说达到30多部,比去年增加了两倍。民音社、文学村、雄进知识屋、黄梅、VICHE等出版社积极投入中国小说市场。
今年在韩国出版市场问世的中国小说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苏童。继苏童的小说集《离婚指南》在去年翻译出版后,《米》、《武则天》、《碧奴》、《我的帝王生涯》等4本小说,有的已出版,有的正在挑选日期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出版。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韩东的《爱情力学》、朱文的《我爱美元》等作品也将在今年翻译出版。
中国小说之所以突然引起关注是因为最近中国文学被视为在韩国小说市场上将取代日本文学的“蓝海”。VICHE出版社董事李英姬说:“获得日本大众文学奖直木奖的小说著作权最高上涨了10倍,竞争达到饱和状态。而中国小说可以说是未来价值被低估的‘蓝筹股。”
以前在韩国翻译出版的古典、近代中国文学小说逐渐被“文革”后的细腻的现代小说取代,这就是最近韩国出版市场的特点。翻译《离婚指南》的金泽圭说:“今年将介绍给读者的小说家是代表文革后的中国文学潮流的40-50多岁的“少壮派”一代。虽然对韩国读者来说比较陌生,但大多数作者在欧洲等世界舞台都受到好评。”陆续出版中国小说能否掀起中国文学热潮还是未知数。 (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