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两次和“鲁班”握手的航建人

——访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孙德友

2023年10月05日

2005年1月,北京。在春寒料峭、熙攘繁华的首都,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精英们会聚一堂,共同参加由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举办的国家优质工程、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的颁奖典礼。

时间一晃,到了2007年1月,同样是在北京,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又在继续……

而在这两次盛会中,都活跃着同一个身影——他们就是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赴京领奖代表,他们所分别承建的航天四院情报科研楼工程和西安高新大厦工程时隔一年双双喜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的全省劳模表彰大会上,带领职工连创佳绩的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孙德友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二00四年“鲁班奖”工程航天四院情报科研楼

2007年4月28日,陕西省劳模表彰大会在陕西国宾馆礼堂隆重举行,带领职工在建筑行业拼搏30多载,先后两次问鼎中国建筑“鲁班奖”的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孙德友,在鲜花和鼓乐声中大步走上了领奖台,被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党和政府对孙德友同志的工作和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鲜花盛开的五月,记者专程走访了这位在陕西建筑业颇具影响,刚刚走上陕西省劳动模范领奖台的的工程项目经理人。

从普通一兵成长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和省级劳动模范

1972年,21岁的孙德友走进了解放军的行列,曾在工程兵部队担任过测绘员、施工员、测绘班长等职,从此一生都与建筑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已逾天命之年的他,尽管在建筑业已摸爬滚打30余年,却依然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风范,始终秉持“以诚信筑基,建百年工程”的理念,按照航建人“抓质量以优兴业”的宗旨,以高度主人翁精神,带领大家锐意创新,拼搏进取,争创一流,短短三年时间,便两次摘得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实现了航建人梦寐以求的鲁班奖的“零的突破”。

孙德友,现为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第五工程处项目经理,中共党员,一级建造师。多年来,他带领他的团队积极进取,承建的项目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文明工地、西安市建设优秀工程“雁塔杯”、省优质工程“长安杯”,陕西省建设新技术示范工程和1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2006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自1999年开始他连续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公司评为“有突出贡献”荣誉称号;2001、2003、2004、2005年被中国航天建设集团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3、2004、2005连续三年被评为西安市优秀项目经理;2003、2005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项目经理;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全国重视安全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用技术创新缔造企业发展的灵魂

“不畏劳苦,树立榜样”。工地上,哪里最需要他,哪里就有他不知疲倦的身影。在工作中,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要做到,作为一个党员,他率先垂范,树立了一个楷模形象!从事过建筑业的人都清楚,为了赶工期,风吹日晒,披星戴月,这仅仅是家常便饭。正因为深知其中的艰苦,孙德友几十年如一日,以一颗对本职工作和企业的拳拳之心,在施工一线工作岗位上拼搏着,奉献着。

孙德友深知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对职工提出“勤奋钻研,大胆创新”要求,并率先垂范。每当项目部遇到大难度施工任务时,孙德友总是以军人的果敢和优秀管理者的严谨,提出新思路,帮助项目部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如面对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教学楼群,单层面积大、周转材料多、要求工期短,加之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和水电引入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在他的鼓励下,项目部苦心孤诣、刻苦攻关,最终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用诚实守信树起了企业金色品牌。

要高质量就得有高技术,而高超的技术往往取决于施工环节当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在西安高新大厦项目施工中,针对诸如施工场地狭小、工期短、任务紧等各种实际困难,他总是提前制定方案,严格施工措施,运用技术创新,在顺利完成任务的同时,及时总结出新工艺流程和新成果。如他总结出一套模板剪力墙施工方案,包括外墙安全操作架技术及防护措施——操平放线一帮扎钢筋等十五环节工艺流程。再如在西安航天四院情报科研楼和高新大厦的施工中,采用了高效、高性能砼等十八项成果,分别荣获了陕西省建筑新技术推广工程称号。

再譬如,在航天四院情报科研楼工程施工中,在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上,他们施工前就向业主发放了“防水无渗漏承诺书”,施工过程中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操作,一丝不漏;同时对防水材料进行不定期抽查,严把关口,确保施工质量,坚持三遍试水,环环相扣,以确保地面无渗漏。据了解,情报科研楼工程共有卫生间36个,经蓄水试验后没有一个发生渗漏,地下室、屋面防水面积共4059.5平方米,经淋水试验也无一处发生渗漏,防水工程一次成优。

事实上,早在2001年8月17日航天四院科研楼破土动工的开工典礼上,孙德友就许下了“誓夺鲁班奖”的铮铮誓言,为此公司还成立了以总工为首的“誓夺鲁班奖”策划领导班子,以示认真和重视。从施工工艺到施工质量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从整体设计的优化到具体施工方案的制定,从主体施工到装修配合,对每一个施工细部都做到了精雕细刻,追求完美。

永恒的追求:打造优秀企业文化

孙德友始终放眼于可持续发展上,经常教育职工要树立起“干一个工程占一片市场,交一方朋友,培养一批人才,打造一个品牌”的理念。要“打造一个品牌”,企业文化的塑造就显得尤为必要和举足轻重。建筑工地文明施工与文明城市密不可分,加强文明工地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建筑工地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建筑垃圾、尘土、污水、噪音等时时刻刻污染着周边环境。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对城市环境影响持续时间长,工地材料品种多,大小车辆出入频繁,稍有管理不善,就会容易造成局部的脏乱差。因此,建筑工地的文明程度将直接影响文明城区的水平,同时它也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好坏。为此,孙德友认为:创造一个好的施工环境,才能让业主相信你能干出好的工程!正因为如此,与他搭档了20多年的第五工程处书记谭云林说:“孙经理行伍出身,身上既有军人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冲劲,又有管理者细致入微,精于业务的素质。特别是他在倡导‘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方面有独到的建树,在抓人的素质提高和培养队伍方面以关心人、爱护人、使用人颇受好评,在企业中营造了一种亲和力和向心力。”

走进他的工地无不给人一种别样的新鲜感: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分布合理;材料堆放、成品排放,加工棚井然有序;路面硬化、排水合理,清洗进出车辆设备一应俱全……不仅如此,工地还实行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密闭运输,杜绝了垃圾的抛洒、污水外流现象,为西安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创卫活动,添了砖、加了瓦,做出了积极贡献。高雅的会议室,整洁的职工宿舍、干净卫生的职工食堂、水冲式厕所、浴室及专门的晾衣区,使整个生活区显得温馨而有序。特别是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使管理人员坐在显示屏前就能对工地一目了然。

航建五处项目经理孙德友(右一)陪同公司总经理杨永江(右二)、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均炉(右三)在视察高新大厦施工现场。

视职工为兄弟 做职工的贴心人

与工作上对员工严格要求不同,在生活上他却事事将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他被职工称为无微不至的“贴心人”。多年来,哪个职工家中有困难,他都亲自过问、有问必帮,甚至有时不惜自己掏腰包去帮助他人。孙德友在工作中积极倡导“以人为本”。那些和他一起来到项目部的昔日战友,不仅视他为项目经理、领导,更把他当成老大哥、老连长。平日里干工作雷厉风行的他,在关心职工生活上却十分细心,从小孩上学、报户口这样的小事,到家属安排工作的大事,他都要亲自过问,主动帮忙。在他的心目中,职工利益无小事。关心爱护职工,为的是使他们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来共同努力完成每一项使命。

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德友对农民工的一颗火热的心。为了保证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他采取给参工人员造工资表的办法,简化环节,把钱直接发给民工。不仅如此,工地上还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深受农民工欢迎和好评。

逢上工期紧,过年时赶进度,大伙一时回不了家与亲人团聚,他就利用春节慰问职工家属,为他们带去亲人的关切和问候。2005年,还举办了职工春节团拜会,邀请9名国家一级演员、演奏员和五处职工同台演出,共度佳节。

如今,“以人为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而在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这一治国之本、治企之本,更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心齐,泰山移。在航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中,我们体味着孙德友和他的工友们创造的辉煌。 (李维新 郝振宇)

二00六年“鲁班奖”工程高新大厦

上篇:没有了
下篇:情系和谐社会 志在点亮城市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5/2007050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5/01/24202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