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刃·
上海市近日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企业健全工资分配制度,理顺工资分配关系,规范工资分配秩序,内容很多也很具体,但各种媒体报道时,几乎不约而同地把“职工工资不涨、领导不准加薪”突出出来作了标题,表明了舆论对一线职工收入问题的强烈关注。
造成一线职工收入偏低或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从一般意义上看,不外乎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价格“贬值”;企业效益不佳,无力提高工人工资,而这都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府在工资决定上的定位不准、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缺乏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需要一一分析、破解。但问题是,职工的话语权很弱,单一的个体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需要一个代表和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组织,这就是工会。
许多媒体在报道上海“职工工资不涨、领导不能加薪”的同时,没有注意到此前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会同市总工会、市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并把一线职工工资较低、且长期未增长或增长缓慢的企业作为工作重点。这应该视为前述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有重要的互补意义。
工资集体协商,表明工资的决定不再由企业单方说了算,职工有了集体话语权,而职工群众的集体代表者就是工会。这意味着工会将在工人工资的决定中发挥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也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集体协商成为职工工资增长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