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成录·
一、发挥党建作用是构建和谐项目的政治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这是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它深刻的揭示了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舆论有是非之分,信息有优劣之别。历史经验证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特别是在当今资讯高度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日益多样的条件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引导和帮助人们理解党的主张、接受科学理论、认清自身责任、分清是非曲直、辩别善恶美丑以及培养文明道德风尚,激发社会创造力、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项目,搞好经济建设又何偿不是如此。因此说,发挥项目党建作用是创建和谐项目的政治需要。
二、发挥党建作用是构建和谐项目的组织需要。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也是被中国几十年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所证实的。没有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只能使既定目标走向反面,没有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就无法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没有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就不可能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革命是如此,建设是如此,构建和谐项目也是如此。创建项目,发展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政治可靠的党建队伍,可靠的党建队伍就是党建工作者首先要怀有一颗对党赤诚的心,热爱党的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但有做好党建工作的良好愿望,还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工作作风。发挥国企项目党建作用,搞好党建工作是构建和谐项目的组织需要就一目了然了。
三、发挥党建作用是创建和谐项目的思想教育需要。
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之一就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独特性、科学性不是凭空想象的,是经过建党建国几十年时间,无数次反复实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总结出来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生产力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根本目的之所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党建工作就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大教育氛围,大教育环境。再者,寓思想政治工作于解决员工实际问题之中,时刻关注员工衣、食、住、病、老、残,实实在在为他们解决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不搞花架子,不搞假大空,不做劳民伤财的“政绩”。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把员工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构建和谐项目,发展企业,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四、发挥党建作用是和谐项目廉政建设的需要。
公生明,廉生威。说的是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是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只有大力弘扬勤政廉正的良好工作作风,才能真正使国企项目领导干部掌好权、用好权,办好事。建筑企业项目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国有企业和全体员工赋予的,只能用来为项目建设服务,为广大员工服务。一个项目领导若是廉洁奉公就可以造福于项目、造福于企业、造福于员工。若是以权谋私,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把权力当作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出现滥用,滑向腐败的深渊。廉洁从政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国企项目领导干部具备的基本条件。翻开项目建设的反腐案例不难看出,不加强党性修养,不经常思想教育就会乱了阵脚。失去监督的权力就会导致腐败,就会侵害国企项目干部队伍的肌体,就会阻碍和谐项目的构建。因此,作为国企项目负责人应该做到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项目,才能发展和谐企业,才能创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