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消息 2007年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自4月25日正式启动,将于9月底结束,其间,将在全国东、中、西部15个省(区、市)开展4.2万份职工抽样问卷调查,以确保调查结论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这次调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六次全国性的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第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是2002年开展的,这5年间我国职工队伍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就业条件、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此次调查的重点。
据悉,调查设置了1个总课题和5个分课题,主要涉及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特点及趋势,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情况,职工队伍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化技术素质状况以及企业劳动关系发展变化及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建设状况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成为此次调查的重点。除了在4.2万个样本总量中确定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10个省(市)对12000名农民工做问卷抽样调查以外,抽样问卷调查还就农民工专门设计了问题和选项。全总研究室主任李滨生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能够专门提出维护农民工权益、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加强农民工队伍建设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据介绍,为确保调查科学有效,此次调查采取全国抽样调查与区域性调查相互印证,问卷调查与典型调查、个案访谈相互结合,收集新鲜信息与文献、资料研究相互补充的方式。
链接
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回顾
20多年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中华全国总工会先后参与和独立开展了五次全国性的有关职工队伍状况的调查。
1982年第一次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调查,是在全党全国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的背景下开展的。调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1986年第二次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调查,是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背景下进行的。调查证实了我国工人阶级坚定地拥护和支持改革,指出改革必须依靠工人阶级来推进。
1992年第三次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调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背景下进行的。通过调查明确了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职工总体受益、与社会承受程度相适应的原则,要维护好职工的利益。
1997年第四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是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加速进行的背景下开展的。调查提出,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大调整劳动关系力度,在企业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
2002年第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调查提出,必须正确处理职工队伍的内部关系,切实保障不同群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