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年轻的学术带头人

——记陕西省先进工作者李乃平

2023年10月05日

42岁的李乃平于1989年7月被分配到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从事无损检测科研技术工作。17年来,他刻苦钻研,利用计算机可视化语言编写了砼(混凝土)强度分析软件和砼缺陷判定软件,为建筑施工中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比和判断提供了一个方法多样的平台,弥补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使他成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年轻学术带头人。

1999年12月,李乃平被聘为高级工程师。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磨练,他虽然当时只有33岁,但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已经有了独特的见解。从1998年3月起,他作为主编人修订了中国标准委员会标准《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中的部分章节。其中砼密实情况检测一章,其缺陷判定方法是本标准的重点。众所周知,标准是工程应用的结晶,每种方法都来自于实践。为了检验新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他模拟了施工中的各种缺陷,通过超声波检测和利用自己开发的软件进行多方法分析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课题也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乃平自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和参加了秦始皇兵马俑2#坑网架、黑河引水工程、神木精煤公司及渭河、蒲城、白水、铜川等发电厂、兵器工业重点项目、西安——南京铁路线、省广播电视塔维修工程等100多项重大工程的质量检测、鉴定工作,为我省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3年7月,他作为西北地区参编人编写了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其中,他负责编写了本标准的砼结构检测部分和部分附录。为此,他荣获2005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6月,他担任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2006年12月被聘为《工程加固》编辑部特约编委。

这些年来,李乃平先后在《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工程质量》和各种建筑学报等国内期刊(含核心期刊)共发表科技学术论文12篇,其中7篇论文被选入国家科技文献数据库。本报记者 薛生贵

上篇:确保省党代会用电
下篇:陕西国企扬帆资本市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5/2007052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5/21/24224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