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社会和谐要从稳固基石做起

——当前企业劳动关系问题面面观

2023年10月05日

记者日前从西安市总工会获悉,自去年以来该信访部门接访情况汇总分析表明,当前大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简而言之,就是不能善待职工。具体表现为:部分企业改制不规范,企业改制中职工安置方案不提交职代会审议,不能按职工安置方案兑现,致使职工上访;企业改制拖欠职工工资、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障金;部分等待改制的企业既不给职工发工资,也不给发生活费,更不给缴纳社会保险费;对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再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极少数司法人员不依法办案,办人情案。对劳动争议案件不重视,甚至玩忽职守。

此外,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大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民工问题也成为当前企业中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新焦点:①企业主克扣、拖欠工钱的问题比较突出。短的一个月,长的达到五年,拖三个月以上的占到上访农民工总人数的三成;②工作时间长。三成以上的农民工反映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近五成的农民工反映加班加点拿不到加班加点费,一个月连一天都不休息的占上访总人数的二成;③七成以上农民工反映老板不给办各种社会保险,发生工伤既不申报,更不给做工伤鉴定,大多数是“私了”,让农民工吃哑吧亏,甚至终生残疾得不到任何补偿;④近七成女农民工特殊保护难以落实,大多数女农民工怀孕后被企业辞退,绝大多数女农民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带薪休产假

从上访人员反映的上述情况来看,造成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不外乎:①劳动力始终供大于求,企业处于市场主导地位,企业主总是想方设法压低条件招聘,而为揽活打工者又往往降低条件去应聘,这本身就造成了不平等的劳动关系;②部分企业有意规避法律、法规的规定,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制定企业“土政策”,把“企业有用工自主权”作为法宝高悬,而员工往往因文化素质偏低,不懂法律法规和政策,吃了亏还不明白原因,致使劳资矛盾增多;③分配不合理,劳动保护不到位,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参保率低更是劳资关系不和谐的主因;④有些地方行政部门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以吸引投资,有意迁就企业,甚至有意不作为、不执法,使打工者投诉无门,导致劳动关系进一步加剧恶化。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企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也是今年“两会”上,广大代表、委员的共同呼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一再强调:要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和谐企业是对社会全面负责的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企业的根基。应该承认,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已经步入了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劳动关系总体上呈现稳定和谐状态。但也勿容置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个体、民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和改革,劳动关系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也是客观存在的不争事实。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综合各方面的考量,着重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快我国的立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必要的保障。二是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要努力提高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签订率。三是要建立公正合理、互利共赢的新型劳动关系。四是要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各级工会组织的维权作用,以参与改制重组促进和谐,以企业发展巩固和谐,以维护稳定保证和谐,以提高素质推动和谐。而农民工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公平、和谐问题。要切实解决好农民工问题,除了要考虑农民工的眼前利益,从长远看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郝振宇 邹文生)

上篇:人怕妒忌树怕长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5/2007052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5/21/24226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