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要转弯,请大家扶好坐好!”这是铜川6路公交车售票员刘红侠提醒乘客的话语。当她看到有人吸烟时,又说:“同志,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您把烟熄灭!”这样的温馨提示,刘红侠一天不知要说多少次,但她一直坚持着。她说要干好每一天的工作,就要用文明用语为每一个乘客服务,让十米车厢变成一个和谐的“小社会”。
一位老大爷丢失了老年乘车证,刘红侠在打扫车厢时发现后,经过多方打听,才将乘车证送还。第二天,老人来到调度站硬要给刘红侠50元钱表示感谢,被她谢绝了。在车厢内,刘红侠对老人和抱小孩的妇女特别照顾,经常搀扶他们上下车,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服务。
公交车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她从事售票员工作以来,在十米车厢、三尺票台,用真诚和微笑迎接八方乘客,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火热的青春谱写了人生的华章,2005年她被评为“铜川市劳动模范”。
练就真本领,才能为乘客服好务。刘红侠是地地道道的铜川人,原来说一口陕西话。为了练好普通话,她经常听广播、看电视主持人的口型,向会普通话的司乘人员学习,最终练成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了方便乘客,记者看到她还在车厢内准备了小药箱、清洁袋、交通图、方便绳等物品。这些物品虽小,但解决了大问题。原来有乘客晕车,不小心呕吐在车上,不但污染了车厢,还让旁边的乘客感到不快;现在有人呕吐,她就递上清洁袋,不但使车厢变得干净,还减少了乘客间的矛盾。
左图:刘红侠搀扶老人下车。右图:每天刘红侠接班后总要将公交车擦得铮亮。
本报记者 郭玉军 阎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