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以创新追求卓越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国神华神东小煤炭分公司总经理王安

2023年10月05日

文/筱竹 袁伟

早有耳闻“神华神东”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其生产技术指标已经赶超了国际先进水平,使人十分神往。翻开地图探寻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神东矿区位于陕西北内蒙南毛乌素沙漠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心里不禁翻腾起来:说起煤矿,在印象里那可是矸石山堆砌、污水横流、煤尘飞扬,神东在沙漠区建起的矿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2007年的初夏,我们走进了神东。一踏上这片热土,脑海里所有的问号便一个个的拉直成了惊叹号!一座现代化的矿区赫然矗立在昔日的不毛之地,一座座现代化矿井如硕大的明珠,给人以震憾!采煤不见矸,污水不外排,采煤不见煤,给人以惊叹!绿树成阴,鲜花含苞,天蓝云白,给人以遐思!

站在这片热土之上,我们为神东人所创造的业绩而自豪,而感动。20年的开发,昔日的荒滩野岭,已成为经济建设的热土,显现出勃勃生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能源支持。同时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神东煤炭分公司之所以能够在荒凉中谱写辉煌,在高起点上不断超越自我,就是因为有一个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神东人”的团队。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安作为“神东人”的一员,为神东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努力。神东的辉煌固然不是一个人所创造的,然而,从他的历程中,我们确确实实能看到奉献带来的成果,科技带来的辉煌,创新造就的发展。

王安是一个对事业充满激情的人。在神东矿区这方热土上,一干就是十多个年头,他把自己炽热的爱献给了追求卓越的事业之中。

王安是一个勇于负重、敢于挑战的人。他从技术员、综采队长、生产技术处副处长兼主任工程师、局总工程师、公司总工程师兼大柳塔矿矿长、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总经理、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一路走来,用汗水和真诚谱写着沉甸甸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奉献”的精神,“创新”的意义。

始终不渝地追求主客观的最佳结合 激发团队的创新激情

王安长期从事煤炭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型企业管理者。在一线的十年砥砺,为他谱写煤炭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经验。担任局领导后对生产技术的掌握以及企业管理的实践,他形成了系统思考、整体推进的分析思维方式,丰富的煤炭企业经历,使他对在煤矿创新,有着深深的体会。他曾深有体会的讲到,管理是提出目标和方向,技术创新是实现目标的支撑,管理理念的提升能够激发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又促进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

对科技创新的独到感悟,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在研究技术中,王安始终不渝地追求主客观的最佳结合,激发团队的创新激情。几年来,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的建设方针,围绕建设卓越煤炭企业的整体目标,王安与矿区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神东技术体系,支撑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2000年,神东的高产高效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先进行列。其中,先期投产的大柳塔煤矿1999年的产量已达到510.74万吨,成为国内产量、工效最高的井工矿井。国家发展需要能源的支持,500万吨是高产高效的极限吗?勇于探索的神东人从未停止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步伐。在神华集团的正确领导下,他们将矿区主要生产矿井规划为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时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的王安,与矿区广大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分析,结合煤田的赋存条件,先后组织、主持、参与对大柳塔、活鸡兔、补连塔、上湾等矿井进行优化设计和改造,摒弃了传统煤矿多盘区设计思想,理性地突破设计规范、规程的要求,将50km2以上井田划分设计为无盘区布置,开创了高效型千万吨矿井建设煤田规划、矿井设计的先河。当年在大柳塔煤矿实施,生产原煤920万吨,综采工作面生产原煤803万吨,在产量、进尺、工效方面创造了5项世界纪录。

在追求卓越的历程中,神东人表现出执着追求技术进步、应用新技术的勇气和能力。王安和领导班子一班人有着赶超世界的雄心壮志。他们以振兴煤炭工业为已任,站在国际化的平台上,带领万名员工集成创新,以科技进步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创建形成了以高技术、高产量、高效率、安全、环保为主要特征的“神东生产建设模式”,支撑了矿区发展建设,创出了一流的业绩。2003年,《神东现代化矿区建设与生产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短短六年过去了,神东人以前无古人的魄力,在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地带的四个旗县建成大柳塔、活鸡兔、榆家梁、上湾、补连塔、哈拉沟、康家滩等7个千万吨矿井,形成世界上唯一的千万吨矿井群,企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经济技术指标持续增长,居于全国领先水平。1998年至2006年,原煤产量从713万吨增加到11468万吨,8年增长了15倍;全员工效由9.65吨/工增长到124吨/工,增幅近13倍,是美国平均水平的3倍,国有重点煤矿的30倍;连续三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116,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0.03-0.04。

站在战略发展的平台 持续改进企业管理

企业不前进,不发展,就会落后,就会没有出路。作为中国神华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的总经理、党委书记,王安的内心深处有着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根据中国神华“做大做强,打造辉煌”的战略发展方针,持续改进企业管理,推动神东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

在前几任领导班子的努力下,神东模式逐步形成。2003年以来,王安不断完善神东模式,拓展神东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他坚持专业化管理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推行“一井一面300人年产1000万吨”的生产组织模式,年产1亿吨直接生产人员不超3000人。在企业发展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矿井掘进、搬家倒面、设备维修、洗选加工、装车、供电、地质测量等辅助生产实行专业化服务,以“积木式”的管理方式活化设备、人力资源配置,最有效地发挥设备、人员效率。

王安站在战略发展的平台上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系统思考,总体推进,作出战略性的决策。针对矿井向深部区发展、地质条件日趋复杂的情况,为了实现产量增长,2005年提出了“加长工作面、设备国产化、提高资源回收率”三大战略,提高了工作面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当年公司全员工效比上年提高15%,300米长大采高工作面、中厚煤层工作面提高资源回收率2%,设备国产化降低了设备购进费用,对促进国内煤机制造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提出并实施了“设备升级、资源储备、生活区外移”三大战略,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六大战略措施的实施,对公司实现产量跨越、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推进集约高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中,王安十分注重人才工作。他认为,经营企业,关键是经营人才;经营人才,也就是经营战略。王安和领导班子把人才工作放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考虑,实施了1288人才工程,不断培养技术人才;探索员工职业发展模式,开辟了管理、技术、操作等不同员工职业发展的“三条通道”;同时加大吸引和接受大中专毕业生的力度,从2004年每年接收500名以上大中专毕业生,目前全公司8116人中,中专以上学历4518人,占55.67%,其中大学及研究生以上1163人,占14%,大专1840人,占22.7%,中专1515人,占18.7%,在企业发展中形成了科学的人才梯次结构。神东的人才培养不仅保障了企业的自身需要,同时也为兄弟单位输送了大批骨干人才。

落实以人为本 努力实现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这几个当下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准确地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未来方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以人为本关键是从实际出发,抓住要害,落到实处。王安说:“对于煤矿来说,就是在井下为职工创造安全的生产条件,在井上为职工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

安全高效生产是煤炭生产企业的“天字号”大事,也是困扰我国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神东在安全管理上用了一个词叫“本质安全”。何谓“本质安全”?神东的实践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诠释:坚持“环境、素质、责任”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体系建设,通过软硬件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构建高产高效与安全有机统一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软件上,强化安全制度、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首家导入了NOSA五星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了神东一体化管理体系,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在硬件上,通过创新开拓和采区布置方式、全系统装备升级和新技术的应用、优化生产工艺、创新采煤方法、大胆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等技术支撑,建设安全的井下作业环境,在实现矿井高产的同时也创造了本质安全的平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辅助运输系统无轨胶轮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化,是矿井建设的两项革命性技术,减少矿井50%以上的用人,体现了“无人则安”的神东安全理念----能通过技术实现的就尽量不使用人来看管。这一理念,对煤炭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实现安全生产将发挥出巨大的推动力。在软硬件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神东安全生产实现持续稳定发展,近三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0.016,好于美国0.03的水平。

在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方面,神东多年来做了多方面努力。包括完善新酬制度,优化内部分配机制;开辟了管理、技术、操作等不同员工职业发展平台;提高优秀员工待遇,组织劳模出国考察;每年组织全体员工分批外出旅游休假;生活区24小时供应热水等。

和谐社会概括起来是指两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说,安全生产,善待职工,这是神东为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人际关系所做的巨大努力的话,那么,建设绿色矿区,则是神东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所做的创造性贡献。

神东矿区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漠地带,是黄河流域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设之初,这里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风蚀区面积达70%,植被率不到10%。

“这里本来生态环境就十分脆弱,进行采矿活动必然又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这里建企业,一定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神东人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起了“产环保煤炭,建绿色矿区”的使命和理念。20多年来,他们坚持技术创新,推进绿色采矿技术开发和发展,一是采取不向地面排矸石的井下无岩巷技术,取消了地面矸石山;二是发明了井下废水采空净化技术,净化复用井下废水;三是采用多项技术抑制采空区发火。以上技术的开发实施,有效地控制了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他们创新沙漠区采矿生态建设的思路,以大面积治理控制小范围沙化,对矿区周边由外向内依次划分为外围防护圈、周边绿化圈、小区美化圈三个功能圈,从外向内渐次增强,大面积开展生态治理。矿区开发面积59平方公里,但生态治理面积达145平方公里,为开发面积的2.5倍。

经过长期努力奋斗,目前神东矿区的植被覆盖率已由原生的3%提高到59.6%,工业和生活小区绿化425万平方米,其中生活小区总绿化面积达30万平方米,绿化率为33%,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5.56个百分点,不仅没有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使区域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形成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环境建设与生产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公司先后多次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煤炭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授予“绿化先进单位”、“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2006年2月,公司获得了第三届中华环境奖,成为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企业。

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无形胜有形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蕴育着优秀的企业文化。王安把先进企业文化培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凝聚力,以企业文化促进神东整体发展。他常说,企业文化是无形胜有形,是企业实现自主管理的关键。神东之所以能够不断跨越,就是因为神东人有着勇于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

几年来,王安和几任领导班子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经过倡导、教育、实践和整合,积累了特有的优秀企业文化。这是神东人20多年来生产实践的文化积淀,是神东发展的宝贵财富。2003年以来,王安与领导班子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总结出台了《神东企业文化手册》,建立了《神东理念识别体系》,实施了以神东煤、神东矿、神东人“三个形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打造绿色环保、永葆诚信的“神东煤”形象,创造了良好的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通过打造现代高效、行业示范的“神东矿”形象,推动了矿区高产高效建设,带动员工形成了创新和争先意识;通过打造团结奉献、勇于创新、超越争先的“神东人”形象,激发了员工自觉维护“神东煤”和“神东矿”品牌形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神东的企业文化决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口号,而是神东人价值理念和实践行为的高度统一。神东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企业健康良性发展。2006年10月,全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评审组通过评审,将神东确定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神东煤炭分公司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神东煤炭文化发展全面,个性鲜明,效果显著,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安排和制度设计起到了全面的推动作用,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煤炭行业的奇迹,为民族争了光,为中国企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

遵循“三个不苛求” 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企业领导班子中的一名主要领导,王安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在2003年7月就任公司总经理时,王安曾讲到自己待人办事遵循“三个不苛求”的观点,一是不苛求个人利益得失;二是不苛求职务高低;三是不苛求感情的薄厚,踏实工作,平等待人。“三个不苛求”充满了王安以事业为重的情怀。几年来,他认真履行职责,勤政务实,为企业的发展中呕心沥血,克己奉公,在他的日程表里,从来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总是节假日深入到边远矿区的井下检查工作。很多人都记得,2004年9月的一天,王安一早到保德矿研究解决瓦斯问题,直到升井、开会、确定方案后已是晚上8点多了,在他正简单地吃工作餐时,女儿来电话祝他生日快乐,大家才知道今天是王总的生日。大家在感动之余,以茶代酒祝他生日快乐。他说,井下过生日也是一种庆祝,更有意义。王安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热爱的煤炭事业中,他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辛勤的汗水创造了闪光的业绩,也赢得了广大员工的尊敬和爱戴。

不懈地追求和顽强拼搏使王安走出一串激昂进取、充满成功喜悦的足迹。他曾先后被授予煤炭工业部拔尖人才、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第11届孙越崎能源大奖、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07年5月,他又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经过25年煤海生涯的磨练,王安更显坚毅和自信。他将带领神东人在追求卓越中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创造出新的辉煌!

温家宝总理在上湾矿

王安(手指介绍者)向神华集团董事长陈必亭、国资委主任李融荣介绍信息化管理系统

神东运动会

绿色环绕的神东小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5/2007052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5/28/24245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