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琪·
实行了47年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在重庆市将被废止。该市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劳动者在37℃以上(包括37℃)的高温天气下作业,用人单位除向劳动者全额支付工资外,还应根据高温天气程度,向劳动者发放每天5元—20元不等的高温补贴。
重庆市素有火炉子之称,夏季高温天气明显多于其他城市,高温的程度也是有目共睹。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该市不再“循规蹈矩”,自行制定法规,给高温天气下工作的劳动者发放补贴。这种补贴虽然不多,但体现出了当地政府关心劳动者的真情实感。对普通劳动者来说,此举不亚于一杯降温解暑的“绿豆汤”。
素有火炉之称的城市,绝不仅仅是重庆。但许多地方目前执行的仍然是国家1960年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高温补贴是按季度计算,而不是按天计算,其科学性、合理性显然不如按天计算。那么这些地方为什么按兵不动呢?是他们拿不出增加高温补贴的钱,还是他们压根就没有去想这件事呢?
不从变动的客观事实出发,不考虑气温逐年升高这一严酷现实,上面不动下面就不动,上面动了下面仍然等待观望,这是不少地方官员心中缺乏“以人为本”意识的真实写照。
现在重庆市率先行动了,各地和国家相关部门恐怕也应该认真想一想。过时的规定,该改一改了。应该让广大劳动者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变动,真切地感受到人民政府对群众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