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人杰地灵。历史上曾演绎了多少金戈铁马、纵横天下、终成伟业的故事。
今天,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原国棉一厂),在董事长李树生带领下,坚持“靠科技强实力、靠品牌拓市场、靠管理固内功、靠文化聚人气”的理念,精准把握世界纺织大势,在异常激烈的行业竞争大格局里,以跻身全国出口十九强、年年实现盈利的骄人业绩昂然挺立,走出一条固本求强、和谐发展之路!公司先后荣获全国“纺织行业100强”、“自营出口先进企业”、“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知名企业”、“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纺织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创新奖”及陕西省“明星企业”、“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省十佳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十五’陕西著名国企”和“陕西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企业党委被陕西省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荣誉称号,被咸阳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企业今年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风轮,中国纺织行业的知名企业,正在迎来一个生机勃然、青春焕发的大发展时代。
靠科技强实力 攒足发展后劲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谁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赢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风轮公司创立之初,装备不够先进,科技含量较低,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了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他们把不断追求技术进步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制定了企业“十五”技改规划,以市场为导向选准技改突破口,坚持“小步快跑、滚动发展”的方针,加快设备更新换代,不断提升装备档次,一方面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大力改造落后设备,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从2000年开始,公司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1亿元,先后6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了以日本津田驹ZAX系列喷气织机、双浆槽浆纱机、高产精梳机为代表的大批国际国内先进设备。现在,风轮公司拥有瑞士清钢联合机、日本高速并条机、自动络筒机、德国高速整经机、浆纱机和日本喷气织机等主机设备600多台套,拥有纱锭11.4万枚,气流纺1000头,精梳机71台,有梭织机1056台,喷气织机666台,设备档次居全国领先地位。年产纱线1.2万余吨,精梳比重达70%以上,年产坯布6700余万米,其中无梭布产量比重达65%以上。目前,企业产品平均纱支50支以上,平均纱号达到11.43,平均纬密达到267根/10厘米,其难度之大、水平之高在国内位居于前列。技术装备水平的整体升级,使企业如虎添翼,为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档次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靠品牌拓市场 傲立竞争潮头
风轮公司深谙,在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游戏规则不断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品牌,已是攻破国内外市场的利器。他们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的产品创新理念,坚持高、密、细、薄的产品特色,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全力提高产品档次。公司以“从风轮制造迈向风轮创造”为目标,近年来,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自主开发新产品200余个,批量生产110个。公司紧跟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消费需求,在巩固原有的导电布、防羽布、包缠纱等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本着扩大无结头纱、无梭织布、产品精梳的“两无一精”目标,先后开发出高支高密、高支细薄服装面料和床上用品装饰面料。突出传统的平纹系列,开发生产了一系列纯棉、涤棉、涤粘等斜纹产品和各种缎纹、提花织物,产品档次明显提高。到目前,“风轮牌”8大系列40余个产品被评为省级优秀新产品JC60支及以上高支高密织物等3个系列产品成为陕西省品牌产品。真丝纬面提花缎、棉与天丝交织防羽布获全国新产品优秀创新奖和优秀设计奖,120支高密贡缎荣获陕西科学技术三等奖。“风轮牌”坯布是海关认定的出口质量免检产品,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
目前的“风轮”产品十分走俏,国内国际许多知名品牌服装、床上用品等,在用料上都争相选用“风轮”产品。可以自豪地说,品牌成就了“风轮”,“风轮”赢得了竞争。
靠快速应变 赢无限商机
近几年,国际国内纺织市场阴晴不定,特别是纺织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对风轮公司这个长期以来拥有“两纱两布”自营出口权,产品2/3销往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企业来讲,挑战大于机遇。
为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风轮公司快速反应,以变应变,及时调整市场战略,积极转变增长模式,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由数量型出口模式向质量型出口模式转变,由低档大路品种向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进一步改革营销体制,不断完善营销机制,变外销为主为内外销并举,实行以外促内,齐头并进,两条腿走路的经营方针,在巩固已有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针对服饰意识流,纱布市场重心的转移,加快向江浙一带倾斜,开窗口办公司,到沿海市场去,挤入当地销售网络,主动开展市场竞争,在国内市场打下了一片新天地。目前,企业内销量已由过去的15%增加到49%以上。出口总量虽然减少,但由于产品档次提高,附加值增加,创汇总额仍保持稳中有升,每年均在2000万美元以上,在陕西纺织系统位居首位。风轮公司已成为西部著名的服装、装饰优质坯布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产品走俏国内市场,畅销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靠文化聚人气 提升核心能力
公司董事长李树生常说,做企业需要人气,人气聚则企业兴,人气散则企业衰,人气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这些年公司以丰富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涵,将无形的产品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企业的文化财富转化为企业竞争的资本。精心打造具有特色的“风轮文化”,借助文化的力量凝聚人气,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风轮公司的前身西北国棉一厂有近五十年的企业文化积淀,高严快实的厂风和梦桃精神是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年年进行“梦桃杯”技术大比武,实施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员工创建工程,使员工把梦桃精神和企业文化理念体现在工作标准上,落实在产品品质上。全厂职工操作技术优一级率达90%以上,先后有30多人荣获省、厂级技术状元、技术标兵和能手称号,综合技术素质大幅度提高。在传承高严快实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他们积极创新风轮企业文化建设,采用专家和职工联动的方式,分层次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征集、提炼,形成了包括的企业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三个系统的企业文化手册,确定了“致力民族纺织,创造精彩生活”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卓越传承历史,创新织就未来”的企业精神,“为社会尽责,为员工谋利,不断追求新目标”的企业宗旨和“争行业一流、创百年大业”的企业目标。经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贯彻,使风轮企业文化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团结、凝聚广大职工的精神力量,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继2004年荣膺“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知名企业”称号之后,2006年风轮公司又获得“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创新奖”。
熔铸优秀团队 奠定长青基石
优秀的团队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石。风轮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职工们说起来,都夸赞说,关键是企业有个好的领导班子。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树生稳练睿智,善抓大事。他深知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对于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意义。从他上任的那天起,就始终围绕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不断强化班子的能力建设、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党委班子和董事会一班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决策水平,更加符合新时期承担企业改革发展重大责任的要求。围绕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在各级班子中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一岗双责”的班子建设机制,通过支持工会开好职代会、持股会员代表大会、股东大会和开展厂务公开等形式,加强了民主监督,推进了民主管理,实现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注意发挥企业党、政、工、团等各级组织在企业建设中的职能作用,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企业发展的聚合力不断增强。公司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获得陕西省委、省纺总公司党委“先进党委”、“好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公司连续三年实现了产量、创汇、利润的递增和国家、企业、职工的三方受益。去年,风轮公司出口创汇2422万美元,实现利润1258万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26.94%和10.03%。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树生同志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纺织行业品牌文化创新杰出个人”荣誉称号。
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以及科技、品牌、管理、文化的有力支撑,使风轮公司近年来获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同步增长,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同步增长,对生产投入和对职工生活投入同步增长,“风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新的跨越。
“风轮”正在加速,“风轮”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启轩 心厅)
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北国棉一厂党委书记李树生
风轮公司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