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平时里显得冷清的文庙也日益热闹起来,不少学生家长和考生纷纷在考前赶来拜拜孔子,磕头烧香。本来虔诚的尊孔行为,一和高考联系起来却变了味,成了一种带有迷信嫌疑的活动。对此,相关人士呼吁,文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讲堂,应该摒弃这种功利和迷信化的尊孔行为。
日前,记者来到吉林省长春市文庙,已接近午饭时间,不过记者发现,依然有不少家长和考生陆续来到这里进行拜祭。文庙内,孔子塑像前所有的香炉插满了粗大的高香,青烟缭绕,香灰满炉。为了在孔子像前上一炷香,很多家长领着孩子在旁边排着队候着。
进入文庙的主殿大成殿,香火则更旺,呛得工作人员的眼睛通红。而殿内右侧的“许愿树”则厚厚的挂满了“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学业有成”等许愿签,几乎看不到一点儿松树原有的样子。
据长春文庙管理办公室王洪源主任介绍:最近几天,文庙就已接待了近500名来祭拜孔子的考生及考生家长,而不少家长及考生甚至早上六点半就来拜祭。这使得文庙的工作人员异常的繁忙。大成殿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早上到现在,清理香灰就没停手,一天下来彻底清理香炉也得有五次。”
记者发现,文庙内一块小小的“文昌阁”的奠基石碑前插满了高香,摆上了供果。王主任表示:文庙并没有在奠基石碑前摆上香炉,但前来拜祭的家长却自发的将高香插到了土里。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文庙里为灌溉花草树木而用的井水,也被考生和家长当成了圣水。有很多考生在井边打水洗脸洗手,用他们的说法是可以“增智慧”,甚至有家长拿空塑料瓶子灌水带回家。 (褚晓亮 常亦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