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柞水县物价部门对该县凤镇、蔡窑等地的菜市场物价上涨成因、影响进行了调查。
物价节节走高
调查显示,柞水县主要商品价格粮油类:大米2.2元/斤,面粉1.5元/斤,菜籽油4.6元/斤,花生油5元/斤;肉蛋类:鲜猪肉10元/斤,精瘦肉13元/斤,白条鸡肉7元/斤,洋鸡蛋3.8元/斤,土鸡蛋8元/斤;鲜菜类:青椒2元/斤,茄子2元/斤,小青菜2元/斤,大白菜1元/斤,西红柿1.5元/斤。
今年前5个月,柞水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步走高,与上年同月比1月上涨3.0%,2月上涨4.8%,3月上涨5.6%,4月上涨6.3%,5月上涨6.8%,1-5月累计上涨5.3%。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水平,这样的物价总水平,属不正常现象。
上涨的显性原因
据分析,除了受普遍因素影响外,造成柞水目前物价现状的还有五大原因。
一是项目在建。大西沟90万吨铁矿建设的全面启动,牛背梁森林公园、营盘度假山庄和旅游项目的建设等。这些在建项目不仅加大了消费需求,而且使得土地面积减少,种菜菜农减少,比如西柞高速公路占地。
二是客流量大。西柞高速公路的通车,柞水客流量猛增,供需矛盾突出,而当前主要生活必须商品,如大米、食用油和蔬菜等,柞水不是主产区。
三是旅游人多。西柞高速通车后,来柞游客增多,刺激了柞水消费造成物价猛涨。
四是信息因素。新闻媒体一宣传,外面的物价上涨,柞水县随之上涨。如生猪,全国范围价格上涨,西安等大城市价格上涨,柞水价格随之跟进,然而,西安的肉价跌到10元/斤,柞水县依旧保持在13元/斤。原因一是生猪养殖周期较长,加上春夏属生猪出栏淡季,肉价一路攀升。二是农村猪源少。
五是市场因素。去年以来肉禽蛋价格持续走低,使很多养殖户对市场前景担忧,造成今年畜禽存栏量减少,市场供应紧张;其次农资价格持续走高,特别是饲料和幼禽家畜价格持续上涨,因养殖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上升。
享受型消费出现
表面上,供需矛盾是导致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原动力,而人们消费观念的悄然变化则无疑使供需矛盾张力尽显的催化剂。
从2006年7月1日开始,国家开始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虽然并未落实到位,但柞水县物价随之开始上涨,到今年达到高峰。
由于西安工资上调已落实到位,柞水县的大量商品的进货渠道是西安,西安的物价上涨了,水涨船高,柞水县物价跟着上涨。
加之工资即将上涨,享受型消费本可以不消费的,但因心理有指望、有盼头,有部分人提前预支,超前消费,形成预期消费。如柞水县的购房热,有钱没钱,先借钱、贷款购房,2006年的房价是1000元/平方米,2007年上涨到1400元/平方米,房价一涨,建材、装修材料等随之上涨,生活消费品也随着攀升,一路走高。
目前在柞水县,技工日工资达到60-100元,市场苦力日工价50-80元,据调查,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将装修材料从一楼背到六楼,日工资达380元。工价的上涨给物价上涨起到了支撑和推动作用。
中低收入者受冲击
从眼前来看,价格上涨对刺激经济发展、刺激增加量、税收总额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等方面是有利的。但从长远出发,则将导致泡沫经济,尤其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生活很难得到保障,最重要的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