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雁子帮我来传书了
彩电支局所在街道有工行、农行以及信用社等诸多金融单位,市场竞争激烈。谁赢得了用户的心,谁就赢得了市场。2004年,因为储蓄系统版本升级,在整理分户账时,王雁发现有一张分户账,户名张玉凤,金额9000元,存期一年,开户为2001年4月2日,显然是这位客户忘了这笔存款了,王雁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张玉凤在粮站工作,可当她来到粮站,工作人员却告诉她,张师傅已经退休了,辗转找到张玉凤的家,三次去都没人,王雁就给她留了张纸条告知情况。当张玉凤再次来到彩电支局时,她带来的不仅是对王雁的感激赞美之辞,还有一群亲戚朋友的储蓄。
2005年元月份,得知彩电厂退休职工要领取年金了,王雁带着大家冒着风雪,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搞宣传。那些日子,每天早上,在彩电厂退休老人晨练的队伍中,总能看到忙着宣传的王雁和她的队员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成功地揽回年金款58笔278万余元。很多老人将他们的钱转到彩电支局,亲手交到王雁手中。
彩电厂一位80多岁的老人忘不了,每次需要发信,他一个电话,王雁就会过来取走邮件帮他寄发,每次听到王雁上楼的脚步声,老人就知道“准是雁子来帮我传书了”。
一位残疾女人忘不了,一次,她摇着轮椅排队等候取款,王雁微笑着走过来帮她办结业务,令她感动得泪流满面,是王雁那种发自内心的友善的关切,久违的温情瞬间弥散。
在王雁身上携带的笔记本上,除了用户的联系电话外,还密密麻麻地记着那个客户有何种困难了,那个用户最近病了。她将服务记在本子上,也刻在了自己心里。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能放心王雁,以电话联系业务;为什么一位老太太隔段时间,总会给王雁送来自己做的饭菜,不为办理业务,只是过来看看“雁子”。王雁给了我最好的答案。
她手上是一层厚厚的茧子
无意间,我发现这位和我一般年龄的人,手上却起了一层厚厚的茧子,一位职工说,那是扎钱扎的;上二年级的女儿说,从幼儿园到现在,妈妈从来没有接过我,我更爱爸爸。咸阳邮政局工会副主席王东表示,14年里,王雁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她的辛劳也浇灌出比别人更多的花朵。
2001年至今,王雁个人累计揽储9000多万元;8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彩电支局一直保持着先进荣誉,也创下了连续多年“零投诉”的佳绩。
正也在这个“领头雁”的带领下,彩电支局邮储余额由1998年分营时的930万元达到现在的20986万元,2006年支局代理保费创历史新高,达到428万余元。支局先后荣获咸阳市“青年文明号”、咸阳市邮政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邮政系统“先进集体”和“十佳基础管理先进支局”、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以及“全国学习型班组”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