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建·
但凡稍稍关注安全生产管理的人,无一例外都会发现:任何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都只“青睐”那些平时不重视安全、缺乏安全意识、操作不规范的人!这一结论正好与著名的“木桶理论”完全吻合:一只木桶装水多少,只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安全是企业存活并发展壮大的最基本条件。推而论之,企业安全生产的“短板”必然是事故和隐患,只有及时发现这一“短板”,并采取“揭短”-“除短”-“补长”-“增高”的办法,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揭短”,就是查找漏洞,彻底将各种不安全行为和隐患“清理”出来,减少“短板”继续减短的机会。“除短”,就是消除隐患。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采取补救措施,拟订整改方案,提出整改要求,总结整改得失,进行“外科手术”。“补长”,就是强化安全意识教育。一方面,必须时刻心存隐患意识,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和安全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构筑安全文化体系,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活动,推动整体安全生产氛围。“增高”,就是提高整体安全防范能力。规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完善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职能,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警预案,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瞄准安全生产的“短板”,就握住了阻碍企业良性发展的根本命脉,掌握了影响生产的“利器”,正确处理“揭短”-“除短”-“补长”-“增高”的关系,及时地将“短板”增高增长,使之达到足够高度,就一定能够防范和超前预防不安全行为和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