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茶饮料的魔法石

从1吨2元到1瓶2元的裂变

2023年10月07日

“茶饮料加工业用3.5%的茶叶原料,创造了茶产业30%多的产值,200多亿元,占了我国目前茶产业550亿元~600亿元产值的三分之一强。他们用几片茶叶和一个瓶子,把2元1吨的水卖到了2元1瓶。”6月6日,在西乡县举行的“2007年陕西茶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茶叶专家陈宗懋如是说。陈宗懋是我国唯一的茶学院士。

茶叶站下的幸福果实

6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西乡县沙河镇枣元村采访。残疾人胡玉家边拔草边对记者说:“去年,西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我们村建了茶叶试验示范站,我就开始在那打工,看着他们怎样给茶园松土、施配合肥、施叶面肥、修剪茶树、管理茶园。今年我家的茶叶长得好多了。明年我的茶园就能收入五六千元,我一边挣着他们的钱,一边学着他们的技术。”胡玉家很自豪,“我这人,没文化,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看电视、听广播再看看他们一年多就让老茶园变了样,我相信科学了!听说,这两天他们还请了好多外地的专家在县里开茶叶会,商量咋样能让我们把茶叶多卖钱。”

“治病”还需方子好

目前,陕西有茶园90万亩,投产茶园40万亩。但存在广种薄收单产低,低产茶园占投产茶园的75%,茶园单产不足30公斤;加上品种老化,良种率不足1%;品牌众多但名牌少,企业规模小等影响陕西茶产业做大做强的不利因素。

胡玉家说的“茶叶会”,就是6月4日~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我国唯一茶学院士陈宗懋在内的20位茶学顶级专家深入安康、汉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试验示范站,考察茶园、加工企业,为陕西茶产业把脉、开方的“2007年陕西茶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茶叶专家通过考察和研讨,建议陕西茶产业:要在加大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园生产水平、培育和推广适合于当地的无性繁殖良种等方面下功夫,同时,政府应出台有利于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茶叶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规模的龙头企业。突出陕西茶叶的品质、特征、特色,实现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清洁化;延长茶产业链,开发非茶饮品。重点培育以“陕西绿茶”为代表的地方名牌。

高校“产、学、研”结合结硕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国内这么多茶学顶级专家在我市召开‘2007年陕西茶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乡县设立茶叶试验示范站,是对我市茶产业的最大支持。给我市茶产业的振兴带来了新的、更大的希望。”汉中市副市长郑宗林高兴地对记者说。

自始至终参加会议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武学校长告诉记者:“在西乡建立茶叶试验示范站、举办2007年陕西茶叶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只是我校围绕陕西主导产业,在适生产地建立试验示范站,探索‘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工作的一部分。我们鼓励学校的科教人员到生产实践中搞学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通讯员 刘庚军 本报记者 马海东

上篇:瞄准安全生产的“短板”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6/26/26561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