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东风·
又到大学生毕业时,“大学生就业难”似已成为社会共识,对此我先前并没有任何疑义,但在进一步了解了一些大学生就业难的内情之后,我以为笼而统之地说大学生就业难,不够准确、全面。
从普遍意义上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比较高,这本不是件坏事,问题是你的价值取向要和你的个人才能、社会实际、当地用人单位具体情况相结合。有的大学生就业原则是“一切向钱看”,别的大学生认为一月拿1500元工资就不错了,他却看不上这点收入,非要月收入3000元以上;有的大学生不愿到西部地区工作,非要到北京、上海或其他沿海城市谋职不可;有的大学生一说起工作,非得高人一等,“员”还没做呢,就想干个什么“长”;有的大学生不愿干“冷门”行业,不切合实际地抢所谓“热门”工作岗位……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你想:国家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哪能事事都如你心愿?放下你的清高、面子,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老少边穷地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你再回过头来谈就业问题,也许就不那么难了。除了大学毕业生本人有思想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家长在孩子的就业问题上没有起到正面引导作用,也使孩子左右为难。
喊“难”无益,解“难”靠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