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巨像太多未必是文化

2023年10月08日

·陶冶·

巨像应该算作文化范畴,因为这些巨像除了观看,并无其他用处。国外最著名的巨像是希腊罗德岛巨像,修筑了12年,高约33米,用一场战争缴获的兵器铸成。另一巨像就是美国纽约的自由神像,高46米,连同底座总高100米,是那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

如今,这些海外巨像似乎已经落伍了。据报载:郑州斥资1.8亿建造106米高的炎黄巨像;海南在南海填海造地,耗资数亿建起了一座108米的南海观音;在浙江,一座名为“钱江龙”的青铜雕塑正在建造中。而河南新郑市此前计划耗资3.1亿建造的“华夏第一祖龙”,因炒作失当而被叫停。河南永城市准备以3000万元的代价兴建刘邦塑像,被叫停。位于秦岭腹地的某县也准备投资3000万,建一座观音巨像。

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不是谁有钱就可以建巨像。现在,没有这些规矩了,而且钱也多了起来,自然,东西也就越整越大。只要有项目,每家都敢喊“打造中国迪斯尼”之类的口号。人有钱了,就想添置点东西。个人有钱就是买房买车,房买大的,车买贵的,一句俗话:人不识货钱识货。一个地方的财政有钱了,自然也想做点大事。大广场、宽马路,如今这些没文化的事做得劲头渐渐弱了,人们开始关注起文化事业。于是,上述的一系列大型文化项目或者说以文化为招牌的项目,竞相在神州大地涌现。

热衷于用公款或者贷款搞大而无当的工程,而且挂上文化的标签,实际上恰恰证明这些人的文化贫乏。他们以为这些大工程千百年后也会和长城一样、自己也会和秦始皇一样,青史留名。可如果在一道山脉上用钢筋水泥糊一个龙出来,就是华夏第一龙,那下一个再沿着长江大堤糊弄一条龙,那又该怎么称呼?文化是什么?定义很多,但决不是越大越有文化。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撑起一片蓝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7/2007070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7/04/2803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