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诗意的建设

——黄陵二号煤矿打造环保型企业侧记

2023年10月08日

七月流火。但记者进入黄陵二号矿区,丝毫没有燥热的感觉。一阵微风吹来,给人一种清新与舒适。与煤尘漫天、灰头土脸无关。抬眼处,碧绿的田畴,黛青的山岗,蓝天碧水、花香四溢;耳畔虫喧鸟鸣此落彼起。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宽阔整齐的厂区道路两旁一排排树木正在茁壮的成长,错落有致的厂房映衬在蓝天白云间。那高耸的井架,也为碧落穹苍平添了无穷的诗意。

建矿之初 确立绿色环保主题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位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西45公里处的黄陵县双龙镇。这里地处桥山林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人们自古以来日出日作,日落而息,与自然和谐相处,俨然世外桃源。2003年总体建设规模为年产700万吨的黄陵二号煤矿在这里开工建设。

以往煤炭企业的建设,往往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在人们心目中,煤炭企业留下了脏、乱、差的印象。但是,黄陵矿区的决策者和二号煤矿的建设者认为,尽管煤矿建设对环境影响很难避免,但这并不能逃避社会责任、放弃环境保护义务的理由,只要强化环保意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完全可以把矿井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并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洁净生产。

在二号煤矿的建设初期,黄陵矿区决策者们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彻底摒弃了以往煤炭企业“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老路子,下决心在发展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依靠科学进步,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倡导生态文明,加大环保工作力度,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高点起步 保护桥山碧水蓝天

沮水河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寝所在地桥山脚下流过,成为黄帝陵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沮水河的水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同时,桥山林区又是黄陵工业重镇店头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如何在有开采上留给我们的宝藏乌金资源同时,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周边环境,成为一个必须正视和认真解决好的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黄陵二号煤矿始终把保护环境做为第一要务,力求做到因势取地,尽量减少林木砍伐,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天然林区和植被。在地面工程建设中,科学编制规划,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环保资金投入,千方百计做好矿区绿化工作。他们在生产区、办公区以及辅助区域周边植树种草,增加绿地,力争把尽量多的绿色还给自然。该矿在生产、生活污水和废水的治理上,不计较代价,投资870多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经初步预算,黄陵二号煤矿污水处理循环利用项目废水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在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煤不外露 省内煤矿首屈一指

矿区的露天煤场是煤炭企业的一大污染源,风吹雨淋日晒以及煤炭因堆积过久产生的自燃,对环境影响很大,加之煤炭在地面运输过程中抖动产生的煤尘也会污染大气。如何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好的兼顾社会效益,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久的碧水蓝天,黄陵矿区的决策者与江苏悦达集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孰轻孰重的问题上,态度明确而坚定,决心依靠现代科技、依托科研院所,彻底解决储煤厂建成后因日晒雨淋风吹等因素给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了建设清洁矿区,确保环境不受污染,黄陵二号煤矿就环保煤矿煤场的建设进行公开技术招标,提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并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科学论证,确保了设备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建设规划,二号煤矿投资1500万元,对露天煤场实施全面封闭,主体结构采用螺栓球网壳,网壳屋面采用钢板处理,工程完成后,地面将看不到煤炭。这项工程有效地保护环境的同时,又给矿区增添了一道美丽景观。

与此同时,二号煤矿对皮带运输系统地面部分设计成走廊式,全部封闭,杜绝了煤炭运输过程中因抖动产生的煤尘污染大气。

杨亚民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国赢得第12届世界钛会举办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7/12/28053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