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福利彩票发行20周年,近20年来陕西福彩已资助福利项目3400多个,解决了5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1987年7月27日,中国第一张即开型福利彩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发行。在中国福彩迎来20岁生日之际,盘点陕西福彩所走过的近20年的漫漫征途,我们发现利用福彩公益金建起的福利院、养老院等公益项目已遍布三秦大地。
遵循“宗旨”造福百姓
从1988年1月我省发行福利彩票以来,始终秉承“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大力实施“星光计划”、“明天计划”、“霞光计划”等,建设和改造了一大批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星光老年之家等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项目。
站在咸阳市儿童福利院康复中心楼前,院长刘建辉激动地对记者说:“这座大楼是1998年受福彩公益金资助建起的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大楼,它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我们在破旧的窑洞里收养孤残儿童的历史!这一切福利彩票功不可没!”原来由于条件所限,咸阳儿童福利院的儿童没有一个单独的住所,只有和成年精神病人混住在一栋两层窑洞式的简易楼里。地方狭小,没有隔离室,刚入院有传染病的儿童也和其他儿童住在一起,一个病了,大家都病了。那时真是居住条件差、医疗设备缺乏、生活环境艰辛。
在没有福彩公益金支持的日子,与咸阳儿童福利院一样,全省的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都存在着基础设施差、条件艰苦、医疗设备缺乏等现象,整体形象是破破烂烂的。但随着彩票的发行,这些社会福利单位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洛市社会福利院原来在洛南的卫东镇,距市区60多公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福利事业的要求。由福彩公益金资助300多万元修建的新院已于2006年正式使用,该院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被称为园林式福利院。
在大力实施“霞光计划”等福利项目,改建、扩建城乡敬老院的同时,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完善福利设施,使孤残儿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成长”的重要指示精神,民政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蓝天计划”已在我省开花结果。咸阳市“蓝天计划”项目——儿童福利中心大楼即将开工建设,已到位福彩公益金560万元。
“星光计划”灿烂社区
咸阳市秦都区珠泉社区现在拥有“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和“省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30多项荣誉称号。以前社区居委会连个办公室也没有,更别说居民的活动场所了,该社区能拥有诸多荣誉,是和福彩公益金的资助分不开的。2002年8月,由福彩资助,该社区建设了200平方米的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并依托“星光计划”建起了有党支部、居委会办公室、图书室、警务室、低保工作站、计生工作站、文体活动站、老年门球场、户外健身园等“一部三室三站一场一园”的标准化社区。“社区是我家,大家都爱她。”7月6日下午,65岁的社区居民封中民正在锻炼身体。他告诉记者,以前没有活动的地方,现在社区有了棋牌室和一些体育设施,环境又好,没事的时候,大家都来这儿运动、娱乐。
让三秦百姓享受“星光计划”恩惠的还有成千上万的居民。因为“星光计划”是在全国统一实施的、主要由福利彩票资金资助的一项民心工程,以街道、社区居委会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以西安市为例,到2006年底,福彩公益金已累计投入9028万元用于“星光老年计划”的实施,建成各类规范的社区活动中心和老年活动服务设施535个,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舒适的环境。目前,我省已建成“星光计划”项目上千个,它们像星辰一样灿烂在三秦大地。
“明天计划”恩泽儿童
秦昌(化名)是一个双目患白内障和严重斜视的弃儿,在她3岁时被父母无情的抛弃在咸阳市505广场。被送进市儿童福利院后,由于眼病严重,致使她常常跌跤,和同伴也不能一起玩。而让院长和阿姨们担心的是,她长大后如何回归社会?2004年由福彩公益金支持实施的“明天计划”在全国开始实施。从2004年5月开始,连续三年在全国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为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0至18岁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进行手术矫治和康复。2005年3月,秦昌有幸成为咸阳市首批“蓝天计划”手术的受益者,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进行了康复手术。目前,我省已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手术1540多例。
截至2007年6月底,陕西福彩共销售55亿余元,筹集公益金近20亿元,资助福利项目3400多个,解决了5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