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网络文学

下得厨房上不了厅堂?

2023年10月08日

“网络文学在短期内恐怕很难成为主流,但它也有自己的受众,应该有自己的出路。”网络写手李雪夜在日前举办的“幻剑书盟第二届网络文学峰会”上这样说。

网络文学,一个现代人早已不陌生的名词,每个日夜,不少人置身其中、徘徊流连。然而十多年前,它还是个新鲜事物。

经过十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已从过去的“蹒跚学步”发展到今天的“枝繁叶茂”:在网络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各大门户网站点击率每创新高的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受人追捧的作品和作者,不少网络文学相继走向实体出版,那些原本隐藏在网络的作家开始出现在现实视野中。

边缘尴尬

尽管近年来网络文学以有目共睹的破竹之势向前发展,我们依然看到它与传统主流文学相比之下所显现的“边缘性”尴尬——比如,出席当日网络文学峰会的,无一人来自主流文学创作或批评界。甚至,在传统文学评价模式的影响下,网络文学正遭遇着“下得厨房、上不了厅堂”的处境。

其实,网络文学自产生之初便频频遭人诟病:大众化、娱乐化、非文学性、质量差、作者整体素质不高等等。

网络文学是文学的新形态,它提升了文化的民主性,活跃了文学气氛。然而,自由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网络相对自由的空间里,也孳生出一些不良因素。

平行共生

李雪夜这样分析:“目前三十岁以下的人倾向于网上阅读,而不常上网阅读的三十岁以上的人群掌握了社会权利。所以这里存在着矛盾,需要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去逐渐缓和。”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也认为:“从近年的情况看,网络文学正在趋于类型化写作,这种偏于通俗和流行的倾向,或许正是它的特点。这使它与主流文学区别开来,也形成了二者间一定的互补。网络文学正处于过渡与发展中,正在逐步形成自身稳定的特点。”

多彩未来

传统模式里,未必没有“下里巴人”,新锐的网络上,也未必没有“阳春白雪”。在这个大众文学狂欢的时代,网络文学如何定位自我又将何去何从?

“网上也有精品,但目前很多好东西不可避免地会被海量信息淹没。”张颐武说,“逐步建立成熟完善的网络书评机制,通过有效的拣选、研究、推广来间接引导读者趣味,网络文学将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

峰会上,一位与会者在论及当今文学阅读状况时说:“我们尚处于‘紧张阅读’的时代,而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倡导‘休闲式阅读’,应该对那些适合大众阅读的文学给予更大的关注。”但同时他也承认,“网络文学质量良莠不齐,只有那些精品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下来。”

更强烈的一个声音是,不必过多纠缠于网络文学入不入得了主流、上不上得了厅堂,而应该在其未来的发展上倾注更多的思考。有人注意到,近年,许多原创网络小说在与影视、动漫和游戏联姻。或许,随着手机阅读、“有声读物”等新阅读方式的逐渐流行,网络文学将迎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钱密林)

上篇:河南发现两个大型白垩纪恐龙化石群
下篇:《读者》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7/2007071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7/13/28058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