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泥巴”专家

——记汉中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主任吴升华

2023年10月08日

(上接一版)

汉中是我国最佳优质籼米气候生态区之一,汉中优质籼米畅销国内南方稻米市场,但数量上未形成规模,其障碍因素主要是2003年以前种植的品种主要为优质低产型常规稻如“湘晚籼3号”、“胜泰1号”等,一般亩产500kg,比普通杂交稻低100kg左右,经济效益不显著,农民不愿意种植。1996年以来,吴升华针对大面积水稻生产急需优质高产兼备型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一难题,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2004年,作为第一育种人主持选育出优质高产兼备型杂交稻新组合“丰优28”和引进的“丰优香占”通过了陕西省家作物品种审定,随即在陕南大面积推广种植并进行优质米产业开发,2004-2006年累计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实现了陕南优质稻品种的第二次更新换代。两个丰优系列优质杂交稻一般亩产600kg,比优质常规稻亩增产近100kg,亩增产值100-150元,优质粮食企业优质优价收购,使粮农户增加直接经济收入1.3931亿元。

吴升华作为第一选育人主持选育出的中熟高产杂交稻新组合“I优86”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抗病性强,于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填补了我省无自育国审杂交水稻品种的空白,被大北农集团公司独家买断生产经营权。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汉中市中熟杂交稻主推品种之一,也是南方稻区晚籼早熟杂交稻推广品种之一,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218万亩,增加经济效益近0.9亿元。

作为1999-2002年“汉中市绿色稻米基地建设与产业开发技术研究”项目4位发起人之一,吴升华2002年组织带领科技人员,与汉中市优质稻米龙头企业“汉中市成祥米业公司”密切合作,协助完成了五万亩绿色食品稻米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和“绿标”申报、产品检测等项工作,2003年已获“绿标”使用授权;2003年与“洋县粮油龙头企业双亚粮油工贸公司”合作,协助其建设完成了五万亩绿色食品大米原料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检测、绿色食品标志申请等资料的撰写和申报工作,2004年已获“绿标”使用授权;2003年与汉中市的油脂加工龙头企业“陕西建兴油脂有限公司”合作,协助企业建立了10万亩绿色食品菜籽油原料生产基地,完成了绿色食品菜籽油的“绿标”资料撰写和申报工作,2004年获“绿标”使用授权;由于吴升华等有志于绿色食品事业的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有效地推动了汉中市种植业和粮油生产加工业界“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 章琦

上篇:董矿农合工上技校成时尚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7/2007071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7/18/28072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