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权力的帮闲

2023年10月08日

□文/吕夏婧

“一虎一席谈”有一期的话题是“富豪‘原罪’之财该不该交出来”,专家学者,现场观众,场外观众还有那个总爱把深度写在脸上的胡一虎争得不亦乐乎,有理有据,个个口若悬河。我看了一会就转台了。

没有丝毫意义。

中国目前阶层矛盾激化,老百姓诸多不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媒体适时出动,在国家权利阶层的话语范围内提供了一个貌似理性公允的意见交流平台,实则是给民众提供了一个宣泄不满情绪的马桶。媒体的权利发言人本质让它永远只是对现实的遥遥相望,但永不触及。充足的理论支持还是铿锵的语音语调,在导播“卡!”的一声之后都会悄然结束,灯光灭了,现场观众散了。胡一虎还是著名主持人,专家学者还是专家学者,老百姓还是老百姓。为什么鲜见中国的富豪特别紧张媒体的言论和监督,因为他们明白媒体的虚无以及媒体本身的帮闲特质。所谓的尖锐的言辞都是台面上的话,听了也只当搔了个痒,翻个身继续睡。该CEO的还CEO,该杰出青年的还杰出青年,该财富论坛的还财富论坛。他们不会吐出一分钱。老百姓拿到一分钱了吗?没有!不平等政策改变了吗?没有!贫富差距缩小了吗?没有!阶层矛盾缓和了吗?没有!电视台只关心收视率和广告进帐。老百姓只不过被传媒忽悠了一把,骂了街,撒了气儿,然后该干嘛干嘛。

和一个朋友讨论过共产主义是否真能实现的问题,我不相信会有那一天的到来,但他坚持只要世界上存在不平等,遭受不平等对待的那部分阶层便会始终以种种形式抗争,最终朝共产主义的方向螺旋式前进。不知道他现在还是否这么认为,权力的控制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每个缝隙,让人们毫无喘息之机,这并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人们心甘情愿。这个时代没有信仰,我们拿什么来共产主义?

思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生追求,所有的一切被这个时代塑型,在媒体喧嚣着权力和金钱车轮的滚滚向前,人们在整齐划一的价值标准下被符号化,异化,平面化和单向化,忘却自身的客观实体。管理学,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行为学,日本极端细节管理的追求和“没有最顺从,只有更顺从”的企业员工奴化培训的大热,正是在经济大潮的汹涌态势和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单一价值选择。这种狂热,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集体暴力,人们就欢天喜地的在集体暴力前失语,然后对这个工业时代顶礼膜拜。中国现阶段所有的媒体,纸媒,电子媒,都在宣称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要消费,奢侈才是品位,节俭是古老落后的词语。号召男人享受女人,女人要享受珠宝皮草香车别墅,它们告诉我们“WHAT”,什么才是新世纪的女性,新世纪的男性,什么是新世纪的财富,却在“HOW”,怎样获得财富面前暖昧不语,作壁上观。WHY?世界各国的大亨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掏干中国人民刚鼓起来的腰包(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之后,据专家推算,2010年中国就会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之位。)于是媒体,就推波助澜,将新的让中国的中产阶级窘迫,让所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永远无法理解的生活图景描绘出来,驱赶着人们前进。媒体,将不可言说的错位价值观直观化,创造出貌似真实的虚幻社会。让人们置身其中不觉恐怖。

试看每年所谓新闻风云人物,感动中国人物,均是“平民斗士”“平民英雄”“平民专家”之类,在媒体为这些人喝彩并以他们为社会的道德标准的时候是否有人想过,他们是否处于完全的自愿。普通老百姓被冠以“斗士”“英雄”“专家”的称号是没有更多保护只能自我抗争的一种无奈,健全的政府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不需要我们活得如此悲壮,社会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感动人物”应该是老百姓的辛酸和政府的耻辱。媒体难道想不到吗?为什么媒体不责问政府的失职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缺陷,反而大书特书所谓高尚的道德标准?

媒体永远是权力的帮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要寄希望于媒体的社会良知和民意的传达,消息拐了个弯儿,都是变了味儿的。所谓舆论监督,只是权力阶层允许范围内的小蹦达,让听惯了好话的上层换个口味尝个鲜。没有舆论,也没有监督,所有的热闹都是媒体一手包办的自说自话。

这是个权力帮闲的时代,我们自己也不例外。

上篇:品试
下篇:收藏应具备“五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7/2007072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7/23/28086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