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职工摄影

2023年10月08日

隧道工

白涛 摄/文

崇山峻岭,深渊峡谷,正在兴建的国家重点工程襄渝铁路二线就穿行在湖北、陕西、四川的大山之中这是设计时速为140至160公里的高等级现代化铁路。在陕西境内桥隧相连,隧道就占去了线路的80%多,人们形象地称这是修在大山里的地铁。这里地质情况异常复杂,碎石、片岩、瓦斯、暗河、溶洞、喷沙、涌水随处可见。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全长九千多米的西坡隧道。进去还不足一千米、水气,尘雾就扑面而来。越往前走,能见度就越差,几米开外的人就变得影影绰绰。虽然掌子面有不少一千瓦的碘灯,但在三十米开外只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风钻声。当我们穿着雨鞋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巨大的钢铁拱架前时,十几个年轻人闪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头带色迹斑驳的安全帽,身着黑色的橡胶雨衣,脚穿高筒雨靴,手持风枪伫立在积水中。四周黑压压的岩石向外冒着涓涓细流,风钻的水雾回旋在人的身旁。独头进风的隧道又湿又热,汗水、油污、石屑把工人的脸上弄得黑一道白一道,像一尊尊雕像。

佳能5D相机它对焦又快又准,但在这里确让我力不从心。不是找不到焦点,就是速度太慢,1600度的感光度,速度才1/8秒,由于全身用力,不一会汗水就湿透了头发、迷住了眼睛。

在紫阳、旬阳等隧道虽说有的有斜井,通风条件好一些,但那呲牙咧嘴的碎石、页岩更加叫人头痛。白河的进站隧道要经过一个几十年形成的垃圾场,如果正常开挖根本是行不通的。工人们喷注了一百吨水泥,等凝固了后才解决了掘进的困难。正如铁十八局一对联所言:结英才战襄渝穿山劲旅让大山成通道;聚智慧攻巴山开路先锋叫峡谷变坦途。

风枪在响,上、中、下三层的拱架上的十二把风枪在怒吼,他们在大山深处演奏,最震撼人心的隧道进行曲。

摄影作品集《在世·像场》出版

由黄新力、赵利文、张晓明三位自由摄影师共同推出的摄影作品集《在世·像场》近日由中国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此部作品收入的160多幅图片是三位摄影家从历时五年拍摄的大量图片中精选出来的。

黄新力被看作是黄土地上的“摄影耕夫”,他是一个几乎没有其他收入、完全靠摄影吃饭的人。赵利文曾出版过聚焦陕西文化名人的画册,但他对影像的真正兴趣在于记录民间的有着象征意味的图景。近来他辗转陕西、河南拍摄各种“讨生活”的人。作为新锐摄影师的张晓明在拍摄中更注重用影像表达内心的感受。此次三位摄影家以“黄土地上的盲人说书艺人”、“农村庙会”、“别墅人家”等不同主题,通过镜头展示底层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真实、细腻、感人。赵利文告诉记者,这些摄影作品都是他们三人自费拍摄的,游走在陕北高原、秦岭深山及河南农村的沟沟峁峁,跟淳朴的老百姓接触,在展示他们苦难和欢乐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得到净化。

(柳影)

社区运动场

柳影

天路开通

刘顺良

抢修在雨中 柳影

先生和读书娃 刘劼

麦收 刘劼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7/2007072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7/27/28103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