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装配线上奏华章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吴映辉

2023年10月08日

陕西燎原机械制造公司机加车间装配班班长吴映辉,三十多岁、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咋看都不像整天和上千斤飞机起落架零组件打交道的人,但正是他,二十年如一日,在飞机起落架装配线上不断创造着奇迹。

起落架装配是公司起落架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各种机加件、橡胶件、成品件等需经工人仔细安装、精心调试,操作中稍有不慎,零件划伤、碰伤等都会导致整个组装件返工,甚至报废。装配工人不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机加件等各种配件通常在月底才能配齐,面对公司逐步缩短的起落架交付周期,加班加点就成了吴映辉的“家常便饭”。在某重点工程试验件生产中,由于该件第一次使用国产化材料,各零件尺寸配合不是很理想,且要求在三天内达到交付状态。接到任务后,吴映辉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面对新的困难,他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而是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连续工作近40个小时,终于提前完成交付任务。正是靠这种精神,他与三名装配工人创造了月装配交付起落架三类、七架份的记录。

吴映辉善于钻研,勤于学习。在近二十年的起落架装配生涯中,吴映辉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业余时间阅读机加、装配等方面的图书资料,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他还先后参加了初级技工班、高级技工班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在装配无人机过程中,有一处需给外筒、衬筒、螺帽三个零件配钻孔,该孔深度要求不能钻透衬筒、伤及活塞杆。由于工装不够完整、技术难度大,吴映辉主动和工艺设计人员想办法,自制工装,保证了零件装配达到工艺要求。同样,在给该机压螺栓时,面对孔深、轴短、温度差异较大的难题,吴映辉自制工装限位,有效地克服了因螺栓快速压入而造成超过深度尺寸的可能。

吴映辉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只是认为:既然是工人,就要做一名好工人;既然要干事,就应该踏踏实实干好事。正是有了这种工作态度,他才在起落架装配线上不断奏出华美的乐章。 (黄渊)

上篇:注重环保舍弃6亿多元投资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8/2007081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8/14/27517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