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西国企改革攻坚纪实

2023年10月08日

国企改革再发力

最近,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就当前国企改革现状,高调出台《2007-2008年度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改制重组工作意见》,以期通过对省属国有企业的持续改革,带动全省国有经济的全面复苏。

陕西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吴登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虽然陕西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是国有企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经营困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高度集中在少数资源性企业,大多数企业盈利水平不高,部分企业效益下滑。所以,深化改革、转变机制、增强活力的任务十分艰巨。

据了解,陕西国有企业面临的现状,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国企改革问题,并形成《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快推进国企改革的若干意见》。

种种迹象表明,陕西国企又一轮改革浪潮来临。

运筹产业大集群

事实上,早在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赵正永主管陕西工业期间,陕西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的战略思想已经出现,到副省长吴登昌接管工业后,这种发展思路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一战略思想的主旨是:对控制战略性资源和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企业,保持国有绝对控股;对支柱产业中拥有知名品牌或核心技术的企业,保持国有资本有条件相对控股;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企业,采取民营资本进入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

这一战略思路最大的特点是:尽可能地按照市场规律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相近或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实施“强强联合”,促进优势企业对本行业其他企业的整合,鼓励企业之间非主业项目的同类合并,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形成合理的产业集中度。

正是在这一战略统筹下,近两年来,陕西支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军工电子等骨干企业的力度持续加大,使延长石油化工集团、有色控股集团、煤业化工集团、投资集团公司、电子信息集团、陕汽集团、法士特等一批对陕西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迅速壮大。

工厂制到公司制

陕西省国资委主任白阿莹表示,今后,除少数特殊行业企业需要保留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外,其他企业都要通过股份制改造、整体出让、破产、合并等措施放开搞活,使监管企业户数由现在的43户减少到25户左右。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意图,陕西省政府高层带领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频频出访发达省市,寻求机会引进外部实质性战略投资者,以存量换增量,实现股权多元化。力图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告诉记者,以前,陕西省内不少企业也在搞公司制,但只是换牌子,等到要上市,这才发现根本不符合公司制的运行规则。所以,眼下必须首先推动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内部组织结构调整,通过对业务和资产的调整重组,完善大企业母子公司体制,减少管理层级,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他进一步指出,陕西所有工厂制企业在今年年内必须完成公司制改造。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三大问题困扰我省建筑市场
下篇:贫困准大学生人获助学金五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8/14/27517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