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
近来天气持续高温,各企业纷纷派出有关人员进厂矿车间慰问一线员工,给员工送去西瓜、冰棒、矿泉水等防暑降温品,使基层员工感受到了阵阵“凉意”。
应该说,送清凉是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当然值得提倡,但仔细想想,送清凉只能是一次两次,“凉意”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而炎热的夏季却要持续很多天,一次两次慰问,解决不了员工夏季的劳动保护问题。一个“送”字,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关怀,表现的是一种姿态,对员工的安全度夏却无长久作用。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变“送清凉”为“送制度”,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调整作息时间,制定有关保障制度,从制度层面为一线员工搭建一个健康安全工作的“凉棚”,切实保护员工的权益,使一线人员真正感受到“清凉”。
由此看来,送清凉也要讲实效,也要贴近员工所需、送到员工的心窝里。其实,这种求真务实讲实效、从员工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的做法,不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