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外出农民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汉阴县总工会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三级农民工维权网络,为农民工讨回工资近900万元。今年已受理农民工维权700余件次,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如今,“有困难找工会”已经成为农民工维权的第一选择。
2005年6月,汉阴首家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在双乳镇成立,千名农民工从喇叭中清晰地听到了“农民工有困难、大胆敲响工会门”的郑重承诺,让他们看到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希望。现在,全县18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民工乡镇工会联合会,92个行政村成立了农民工村级工会,近两万名农民工在家乡加入了工会组织,从而形成了农民工维权体系的三级维权网络。
汉阴县农民工三级维权网络是这样构建的:在村级工会聘任以热爱公众事业、群众威信高、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村干部为主体的农民工维权代表;乡镇工会联合会与乡镇劳保所合署办公;县总工会成立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开通维权热线电话,聘请专职法律顾问,协调指导农民工维权工作。县总工会还注重抓好村级维权代表的培训,先后培训了92名农民工维权代表,并颁发了证书。
2006年7月,农民工维权代表张治军为该县平梁、漩涡、汉阳镇15名在山西灵石县矿难中遇难的农民工索赔过程中,合理运用所掌握的工伤索赔知识,据理力争,让受害农民工每人获得了22万元的较高赔偿,在汉阴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树立了农民工维权代表的良好形象和工会组织的威信。许多在外农民回乡后主动要求加入工会,不少行政村找镇党委,要求尽快组建村级工会。如今全县178个村级党建联系点全部落实了工会组建责任人,加强了村级工会组建的实施力度。每一个农民工会员还可从工会那里领到维权信息丰富的“农民工维权服务联系卡”。涧池镇军坝村即将到广州打工的刘修义告诉记者:“手里有了维权卡,在外打工心里就踏实多了。”
(孙立柱 王涛 郭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