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商山深处的“红莲”

2023年10月08日

白手起家,在一片废墟中建起了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的敬老院,并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敬老事业,先后三次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获得了全国民政系统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到了65岁,因工作的特殊性,没有退休的她仍坚守在敬老岗位上。她就是省劳模、商山敬老院院长,被人们誉为商山深处的“红莲”——徐升莲。

近日,记者来到地处商洛市丹凤县商山深处的商山敬老院采访,看到该敬老院有老年公寓和高标准、多功能的健身房、保健站、医务室等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几个孤寡老人正在健身场地活动,今年已87岁、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退伍军人贾英杰高兴地说:“在这儿环境好,吃饭、健身都很好。徐院长为我们这些老人可操碎了心!”商洛市民政局的同志说:“这个敬老院是全国敬老院的一面旗帜,十几年前可不是现在的样子。”

白手起家创建敬老院

1984年秋,时任大峪乡保定村党支部书记的徐升莲受乡党委之命到知青点创建大峪敬老院。当时,敬老院只有原知青留下的10余间土瓦房,房子破烂不堪。晴天,晚上在屋内能看见星星;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人根本无法居住。再看整个院子,杂草丛生,满地瓦砾,给人一片荒凉的景象。为改变这种破败荒凉的面貌,使孤寡老人有一个较清洁的生活环境,徐升莲带领职工拔野草,修葺破房。修缮费不够用,她将自家的榨油机、机房和4头猪全卖了,凑了1300元,先给敬老院修理了破烂的门窗,让人先勉强住进去。

第一批孤寡老人住进去了,各种设施还没有。徐升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家中的大秤、猪槽等急需的用品拿到敬老院,保证了敬老院的正常运作。经过她与全院职工的努力,老人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可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村组和长期孤寂生活养成了孤僻性格,使得敬老院死气沉沉,老人们的脸上也没有笑容。徐升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说服了家人,又将自己家中的30只兔子、32只鸡带到敬老院。有了这些“娱乐”的东西,笑容在老人们的脸上开始绽放。他们有的喂兔,有的养鸡,敬老院一下子有了活力。

视孤寡老人为亲人

对于徐升莲来说,每一位孤寡老人都是自己的亲人。

1987年初冬,徐升莲到40里路外的万坪村催收孤寡老人口粮,她发现在一村干部的家外有一间低矮的茅草房,门外站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奶奶。发自内心的同情让徐升莲不由得走进了老人的屋子,屋内除了一个半截土炕外没有一件可用家具,而土炕上鸡粪狼藉。经了解,徐升莲知道老人叫吕香子,时年63岁,老伴死后成了孤寡老人,只有几只鸡与她为伴。看到这种情况,徐升莲心中一阵发颤,当时就动员老人搬进敬老院。当天下午3时许,她便扶着老人出了门。老人走不动,40余里山路,除少数平路扶着走外,其余都是徐升莲背着老人走。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她才艰难地将老人背到敬老院。到了之后,她顾不上劳累,烧了4盆热水给老人从头洗到脚,然后将老人扶上自己的床,和她同睡一床,感动得老人热泪直流。前几年,吕香子去世时,徐升莲像女儿一样为她送终。据敬老院的同志介绍,近几年经徐升莲之手送终的老人先后有80多名,其中57个都是五保户。

彭六娃是敬老院原来唯一一名中年人,他患先天性麻痹症,走路不稳。一天凌晨,摔倒在地,手里提的便桶扣在头上,爬不起来,竟仰头大哭。徐升莲听到哭声,赶来把他扶回屋,脱下他的脏衣服,给他洗身子。彭六娃激动地说:“姐,我对不起你!我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让您费心了!”徐升莲却平淡地说:“当姐的给弟洗澡是应该的。”二十多年来,徐升莲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洗头、洗脚、剪指(趾)甲,已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贷款建设滚动发展

商山敬老院的前身是大峪乡敬老院,大峪乡是国家级贫困乡,仅靠乡财政的财力是难以实现敬老事业的远大目标的,怎么办?为改变敬老院落后的面貌,为使老人过上温馨的生活,她决心走以院办厂,以厂养院的路子,她多次聘请县内外专家论证,到省内外寻求合作伙伴,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80余万元,先后办起了地毯厂、日化厂、砖瓦厂、养殖厂、机修部、砂石厂等,积累资金,发展敬老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奋力拼搏,使商山敬老院由原来的10余间破瓦房,资金不到1万元,发展到现在拥有资产202万元,建有老年公寓、三栋住宅楼和健身房、游艺厅、歌舞厅、保健站、洗浴室等服务设施齐全的敬老院。先后有104名省内外离退休老干部和孤寡老人在这里颐养天年。

1995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商山敬老院,亲笔书题写了“商山敬老院”院名。 本报记者 阎冬 实习生 王娟

图为商山敬老院。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建筑节能与墙体改造缘何遭“冷遇”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7/8/2007082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7-08/21/27540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